文潔華
到新光戲院觀賞紅線女紀念演唱會,極盡視聽之娛,也重溫了一些重要的感性記憶。
看粵劇聽戲曲要有配套,慶幸新光戲院保留了這份感覺。現在觀賞粵劇當然不能再在場內吸煙,也不會攜帶花生、甘蔗、栗子等食物;也不會間中站起來,從演場一邊走到另一邊,或喧嘩甚至高聲叫好。但觀眾們依然悠然自若,保存了「您們來我們家鄉演戲」的感情和支持。事實是甫踏進戲院大堂,大家便熱切地等待開幕進場,眾人引頸以待的一副集體狀態,跟看電影的個體態度便有分別。
戲院的舞台保持寬敞,現在即使演出戲曲,仍可有多媒體設計及展示的可能而不覺突兀。紀念演唱會便安插了紅線女生前曾親訪新光戲院並作專業意見的片段,當然還有她在廣州舞台上的演出及現身說法。台上掛了荷花屏帳及準備好的劇目背景,然而舞台中央的銀幕卻見紅線女跟兒子馬鼎盛,侃侃而談自己在紅衛兵年代如何自處求存。「紅衛兵沒我的奈何。我在農村養雞,勞動生產,把練曲的聲調提高,像在呼叫雞隻前來進食,順道運氣、練聲。」
紅線女繼而示範如何提聲扮雞啼,響亮的女腔引來哄堂笑聲及掌聲。她的活力、魅力及生命力,似為即將在舞台上演出的後人及粵劇新秀打氣。
戲院跟堅持舞台藝術、奮鬥一生的藝人的身體與生命是連體的,它必須有它的歷史與傳統,那份感覺是無關於物質的「實體」,亦難以言傳,就是一份順適。
西貢天后誕每年都在市集內搭棚演出,後台也不過是一個任人觀看的無遮台架,然而觀眾與演員自由進出,那個虛擬的空間彷彿是共同記憶的實體,源自一種肉身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