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新一期的《科學人》談到「意外啟動天才」,舉出一些人因為遇上了意外,腦部受到衝擊,竟對一些從未有過的能力展現出超凡的潛能,令我想到人的潛能其實有許多,毋須腦震盪,也可以自我不斷摸索出來,為生命添出新動力。
《科學人》指出一位英國建築工人Tommy McHugh因顱內出血額葉損傷,突然寫出了大量詩篇,並忽然有了繪畫和雕刻天分。醫生認為他的新能力乃來自腦中「相對性的抑制解除」,解放出他的潛力。相似的例子不少,美國的Orlando Serrel遭棒球擊昏清醒後,竟然對日期有了超凡的計算能力;美國人Derek Amato從來對音樂沒興趣,游泳重傷後,竟能彈琴、作曲和表演;名叫Jason Padgett的男子受槍傷後,原本討厭數學的他,竟對數學、物理和幾何圖形繪畫特別有興趣,並能在這方面出版書籍......
當然我們不可能寄望自己遇上意外而引發出潛在的天分,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每個人都可能有一些潛能未被發掘出來,這些能力連自己也根本察覺不到,要靠自己去探索。我們或許都聽過,有一些人因為好朋友有某方面的興趣,陪伴參與,而自己最終成了那方面的專家;或有一些人偶然看到一些特別的玩意,試着玩而產生濃厚興趣,努力鑽研下,有了出色的成就;有一些人在退休後隨意找些興趣班消磨時間,竟發掘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潛能,晚年創出一番大成就來。
如果你覺得自己或子女平凡無奇,沒哪方面有出色表現,只是還未知道有某方面的天分,可能是生活環境中沒機會接觸,又或是在一般人的既定觀念中,某類活動屬於男孩或女孩的,又或以為長於音樂、數學等才叫天才,把潛力範圍變得狹隘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有許多潛能等待發掘,無論甚麼年齡,勇於嘗試,就可能發掘出自己的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