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讀此書,確信李鵬翥是「火麒麟」。作者提供
黃仲鳴
二零一五年歲首,流感狂襲,病倒和大去之人多矣。這股惡勢,據云農曆新年仍未止歇。每年此時此候,區區均難以倖免,出入診所,苦不堪言。
病中每憶起悲愴事。二零一四年暑假來臨前,曾赴濠江訪友,得睹《澳門日報》李鵬翥,相見極歡,並囑我何時與作協會長朱蓮芬來訪,定當一盡地主之誼。言猶在耳,隔三四個月,於十月三十日就聞他的噩耗,不禁淒然。晤李公之時,觀其言行,雖逾八旬,仍覺壯健,孰料話走就走,人生真無常矣。
與李公相交,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得其招待作協諸君與澳門筆會眾作家歡聚交流,暢談文事。該夜並安排吾等宿於《澳門日報》珠海宿舍,翌日再返澳飲茶談天,不亦樂乎!其後赴澳,俱找李公把盞。書架仍見他題贈多書,其中一部《濠江文譚》(澳門日報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可見李公品味。內分四輯,有記澳門文壇狀況,也有書寫澳門與內地書畫篆刻名家的感懷文字;而香港內地作家,李公閒閒寫來,盡見他的交遊。文章不拘一格,信手拈來,或序或跋或讀後感,怪不得澳門作家陶里指他為「雜家」;李公也自指「內容蕪雜」,並說寫齡雖逾四十年,但:
「寫齡的長短與成績的優劣並不一定成正比,這一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甚麼才氣,只有一點愛好;沒有甚麼專注,只有一點執着;在文學的領域中,我寫過新詩、小說,但只是青年時的習作,寫得較多的是廣義文的散文、隨筆,也寫過一些雜文、評論。」
此外,他還越過文學的圈子,對書法、繪畫、篆刻、音樂、戲劇、舞蹈......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並以「火麒麟」(周身癮也)來自嘲。其實,他遺漏了一點,他還是個出色的報人。這報人的身份,我認為凌駕於他在文藝界的地位。不過,他的文采確是斐然,如論香港的小思:
「小思的散文有女性的清麗,即使心潮遙接古代,馳騁於史實之間,也不失溫婉,不感沾滯,娓娓動人,自有華采。」
九十年代,當我撰寫博士論文《香港三及第文體及其語言學研究》時,李公餽贈澳門日報出版之《嬉笑集》一書,此為珠海夢餘生廖恩燾所撰,書中錄有李公所寫之〈廖恩燾的粵語打油詩〉,當時我便說:「不如叫三及第詩,廖恩燾是三及第的推動者。」
李公是廣東人,熱愛粵語,對粵語推廣不遺餘力,《澳門日報》還出版了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讀之,真得益不少。
遙想初識李公,皆得一移民澳門的港人介紹,此乃旅遊作家葉迅中是也。葉老好客,我每至濠江,即邀文化人與我相聚,李鵬翥即其一。葉老比李公大十歲,於今已深居少出。去年與李公相見時,還力邀我快來澳,與葉老一聚,聽聞其身體已差。料不到李公竟先去也。
歲暮懷人,感時日匆匆,新歲擬赴澳避年,惜忘年舊友又少一人,怎不唏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