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雜家李鵬翥


放大圖片

■ 讀此書,確信李鵬翥是「火麒麟」。作者提供

黃仲鳴

二零一五年歲首,流感狂襲,病倒和大去之人多矣。這股惡勢,據云農曆新年仍未止歇。每年此時此候,區區均難以倖免,出入診所,苦不堪言。

病中每憶起悲愴事。二零一四年暑假來臨前,曾赴濠江訪友,得睹《澳門日報》李鵬翥,相見極歡,並囑我何時與作協會長朱蓮芬來訪,定當一盡地主之誼。言猶在耳,隔三四個月,於十月三十日就聞他的噩耗,不禁淒然。晤李公之時,觀其言行,雖逾八旬,仍覺壯健,孰料話走就走,人生真無常矣。

與李公相交,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得其招待作協諸君與澳門筆會眾作家歡聚交流,暢談文事。該夜並安排吾等宿於《澳門日報》珠海宿舍,翌日再返澳飲茶談天,不亦樂乎!其後赴澳,俱找李公把盞。書架仍見他題贈多書,其中一部《濠江文譚》(澳門日報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可見李公品味。內分四輯,有記澳門文壇狀況,也有書寫澳門與內地書畫篆刻名家的感懷文字;而香港內地作家,李公閒閒寫來,盡見他的交遊。文章不拘一格,信手拈來,或序或跋或讀後感,怪不得澳門作家陶里指他為「雜家」;李公也自指「內容蕪雜」,並說寫齡雖逾四十年,但:

「寫齡的長短與成績的優劣並不一定成正比,這一點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沒有甚麼才氣,只有一點愛好;沒有甚麼專注,只有一點執着;在文學的領域中,我寫過新詩、小說,但只是青年時的習作,寫得較多的是廣義文的散文、隨筆,也寫過一些雜文、評論。」

此外,他還越過文學的圈子,對書法、繪畫、篆刻、音樂、戲劇、舞蹈......也有着濃厚的興趣,並以「火麒麟」(周身癮也)來自嘲。其實,他遺漏了一點,他還是個出色的報人。這報人的身份,我認為凌駕於他在文藝界的地位。不過,他的文采確是斐然,如論香港的小思:

「小思的散文有女性的清麗,即使心潮遙接古代,馳騁於史實之間,也不失溫婉,不感沾滯,娓娓動人,自有華采。」

九十年代,當我撰寫博士論文《香港三及第文體及其語言學研究》時,李公餽贈澳門日報出版之《嬉笑集》一書,此為珠海夢餘生廖恩燾所撰,書中錄有李公所寫之〈廖恩燾的粵語打油詩〉,當時我便說:「不如叫三及第詩,廖恩燾是三及第的推動者。」

李公是廣東人,熱愛粵語,對粵語推廣不遺餘力,《澳門日報》還出版了文若稚《廣州方言古語選釋》,讀之,真得益不少。

遙想初識李公,皆得一移民澳門的港人介紹,此乃旅遊作家葉迅中是也。葉老好客,我每至濠江,即邀文化人與我相聚,李鵬翥即其一。葉老比李公大十歲,於今已深居少出。去年與李公相見時,還力邀我快來澳,與葉老一聚,聽聞其身體已差。料不到李公竟先去也。

歲暮懷人,感時日匆匆,新歲擬赴澳避年,惜忘年舊友又少一人,怎不唏噓!

相關新聞
百家廊:年 菜 (2015-02-17)
琴台客聚:雜家李鵬翥 (2015-02-17) (圖)
翠袖乾坤:隱形社工 (2015-02-17)
海闊天空:五行論流年 (2015-02-17)
見多識廣:老同學,時間雕刻的花 (2015-02-17)
思旋天地:當炒優質股 (2015-02-17)
淑梅足跡:銀壇模範夫妻 (2015-02-17)
百家廊:冬日驅儺除疫病 (2015-02-16) (圖)
琴台客聚:寫作憑興趣 (2015-02-16)
翠袖乾坤:藝術活化的村落 (2015-02-16)
跳出框框:年夜飯 (2015-02-16)
生活語絲:誰是最可憎的人 (2015-02-16)
思旋天地:中國傳統習俗傳承 (2015-02-16)
網人網事:憂思「自拍桿」 (2015-02-16)
百家廊:羊道 (2015-02-13)
翠袖乾坤:戲台共識 (2015-02-13)
古今談:找到青藏高原的前世今生歷史 (2015-02-13)
雙城記 :〈北京的中學〉續 (2015-02-13)
方寸不亂:便宜莫貪 (2015-02-13)
演藝蝶影:一心多用的演員 (2015-02-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