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匯控(0005)流年不利,醜聞一單接一單。據《華爾街日報》昨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司法部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正對至少10家大銀行展開調查,矛頭直指其涉及操縱貴金屬市場的定價。這十家銀行中,匯控榜上有名。
報道稱,美司法部的公訴人正在詳查倫敦市場的黃金、白銀、鉑金和鈀金的定價流程,CFTC則已經開啟了民事調查。
華爾街日報稱,受到調查的銀行包括:匯控、加拿大豐業銀行、巴克萊、瑞信、德意志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法國興業銀行、南非標準銀行和瑞銀集團。
涉犯罪反壟斷調查
匯控本周一表示,CFTC曾在1月向該集團在美國的銀行部門發出傳票,尋求有關該行貴金屬交易業務的相關文件。匯控稱,司法部亦曾在去年11月要求匯豐控股提供與貴金屬交易相關的文件,用於犯罪反壟斷調查。
該行剛公布的去年度純利131.2億美元(約1,016.8億港元),按年倒退16.1%。匯控業績大倒退,主因旗下瑞士私人銀行協助客戶避稅,連同為其他罰款、和解開支、英國客戶賠償及相關撥備,該行總計撥備37億美元作罰款及賠償開支。
美國法院去年起訴幾家銀行,指他們涉嫌在每日貴金屬定價過程中合謀操控了黃金、白銀、鉑金、鈀金和貴金屬衍生品的定價。匯豐是被訴銀行之一。
參與貴金屬定價的銀行曾在去年表示將不再涉足該過程。
ICE Benchmark Administration自3月20日起將實行電子黃金價格指標,以取代現有的倫敦金定盤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