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能備613億併購彈藥 扣除拆港燈收益 實賺81億跌28%


放大圖片

■受惠於分拆港燈所帶來的一次性利潤收入,電能純利勁增4.46倍,但扣除529.3億元的分拆收入後,按年出現27.7%的倒退。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堡明)踏入業績期,繼匯控(0005)後,長和系業績昨由電能實業(0006)打頭陣。受惠於分拆港燈(2638)所帶來的一次性利潤收入,電能純利從107.8億元增至610.1億元,勁增4.46倍,但扣除529.3億元的分拆收入後,按年出現27.7%的倒退,主因港燈從此將分開入賬,故電能純利僅錄得80.8億元。電能主席霍建寧表示,透過分拆港燈帶來的收入,使集團有充足現金於全球繼續物色收購對象,使集團能夠於電力及燃氣市場業務上變得更多元化。

電能於去年分拆香港港電力業務上市時就獲得590億元現金,不過由於分拆後港燈未能直接入賬電能,使期內核心業務盈利出現下降,公司或因此加快於全球的業務擴張步伐。霍建寧昨於業績聲明中指「繼續着眼全球穩定及規管完善,在電力及燃氣市場上具有短至中期增長潛力的優質投資項目」,正好表明集團繼續擴張的決心,而據集團財務報告中顯示,電能手握612.9億元的現金。

擁均衡及穩健資產組合

經過近年多宗海外收購後,霍建寧形容,公司擁有一個均衡及穩健的全球資產組合,遍及位於歐洲、北美洲及亞太區八個不同市場,並涵蓋發電及配電、配氣、轉廢為能及可再生能源等業務。他稱,集團於2015年持有充裕現金,讓集團在全球各地物色合適的投資機遇時,能靈活探索各種可能性,並繼續着眼全球穩定及規管完善,在電力及燃氣市場上具有短至中期增長潛力的優質投資項目。

期內電能錄得純利610.06億元按年大增446%,每股盈利為28.58元,並派末期息每股2.01元,全年每股合派2.68元,按年增長5%。營業額則因分拆因素而大跌81%,從115.8億元跌至21.3億元。電能去年分拆港燈上市,所持有的權益由100%下跌至49.9%。

英國繼續成為電能最大市場,去年為集團貢獻48.6億元,但按年出現18.5%的倒退。公司聲明指,溢利下降主要由於英國公司稅稅率於2013年下調所帶來的遞延稅項抵免所致,撇除有關影響後,旗下四項英國投資於2014年均錄得理想表現。

第二大市場澳洲繼續穩健表現,按年出現8.4%的盈利貢獻,錄得9.1億元。溢利上升主要由於去年8月增購Australian Gas Neworks Limited的業績貢獻,及電價上調所致。但由於澳元匯率去年走貶,對澳洲市場表現造成一定影響。

集團長期員工僅12人

至於本港方面,減持港燈後為集團帶來17.8億元的盈利貢獻,霍建寧亦於報告中特別提及目前就發電燃料組合進行的公眾諮詢。他認為結果對港燈發展會帶來重大影響,並重申集團對提高燃氣發電比例建議的支持及贊成,相信「增加使用天然氣,是確保供電可靠度、維持電價競爭力,同時減少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最佳選擇」。

還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大部分僱員因分拆港燈而於去年 1 月 1 日轉為港燈員工,令電能的員工薪酬支出及長期僱員人數減少。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集團長期僱員人數僅為12人(2013 年則為1,839 人);除董事酬金外,集團的員工薪酬總支出1.03 億元(2013 年則為10.68 億元)。

電能昨報78.25元,跌0.64%。

相關新聞
全城聚焦加辣 業界憂反效果 落重藥將嚇走盤源 樓市勢繼續乾燒 (圖)
新界續成升市火車頭
康山重奪綠表居屋王 (圖)
全港未補價居屋呎價排名榜 (圖)
趙國雄:收緊按揭上車更難 (圖)
悅目周內開價 首批最少50伙
內地客漸撤離港豪宅
赤柱屯門775伙改劃啟動
馬鞍山九龍灣2地招標 (圖)
大埔豪宅地連批則招標 (圖)
恒生料內地不良貸款可控
券商落井下石踩病獅 (圖)
匯控失守70元 市值蒸發500億 (圖)
美查貴金屬造市 匯控又有份
港澳研縮自由行 濠賭零售股頹
周大福憂內地客來港意慾減 (圖)
銀公:十成按揭涉誤導
花絮:「水哥」完成「世馬大滿貫」
香港寬頻入場費4545元
電能備613億併購彈藥 扣除拆港燈收益 實賺81億跌2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