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莊 法學博士
對財政預算案,大部分市民關心派糖。派糖是比喻,用財政司司長的話說,是提供了多少「紓緩措施」,再擴大一點,可以包括「針對性支援」,共涉款340億港元,比上一年度的203億港元,大幅提高了137億元。這次中產受惠最多,其次是特定的弱勢群體,儘管有人嫌糖分不夠,但對預算案的滿意度已創了5年新高。然而,對預算案的評價,主要應當考慮對總體經濟表現、展望及應對思路;總體收入和支出的數據;推動經濟發展的力度;用以克服各種制約條件的資源投放以及財政盈餘的有效利用等方面。
2014年香港的經濟表現並不理想,貨物出口只增長1%,服務輸出只增長0.5%,GDP增長只有2.3%,預算案未專門列出「佔領」行動那一季的GDP是否負增長。雖然內地經濟平穩增長,美國開始復甦,但歐盟經濟轉差,日本有兩季衰退,加上香港的違法「佔領」行動和政治爭拗,拖累了香港。預算案對2015年的經濟展望並不樂觀,縱使油價下跌對能源淨入口的香港有利、亞洲新興市場經濟較佳、內地經濟穩健,但美國加息步伐難測、歐日通縮風險增加,預算案預測2015年GDP的增長在1%-3%,可能差於2014年。不論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方案是否通過,都會給香港帶來影響,如隨後美國開始加息,直接衝擊香港房地產,香港可能面臨雙重打擊,但預算案沒有應對措施。
「佔中」損港經濟 外圍形勢不明
在發展經濟方面,預算案的特別措施,除支援受「佔領」行動影響的行業、宣傳推廣提升香港形象外,還有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優惠措施、注資15億港元給「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和發展支援基金」並提高資助上限和擴大資助範圍、支持社會企業的「伙伴倡自強」計劃、支持初創企業、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50億港元、科技園公司延展「飛躍企業促進計劃」、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4億港元、支持時裝業5億港元、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2億港元、撥款3億港元推行「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等等。內容甚多,也受到被資助者歡迎,但給人的感覺是過於零碎。
香港基本法第118-119條強調特區政府提供經濟、法律環境和適當政策,但預算案對現有制約和機遇的應對,力度不足。例如:對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以及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香港如何才能「令產業結構向更高增值方向邁進」?預算案提到香港外貿(主要是轉口)依存度接近400%,恐為世界之最,但如香港轉口貿易因競爭力不足而下降,如何籌謀?前面提到服務輸出的增長只有0.5%,香港工商專業服務又如何體現預算案所說的「極具競爭力」呢?預算案提到旅遊業佔GDP 5%,從業員27萬人,2014年有六千萬旅客訪港,但香港媒體和政界卻說,香港有承載力問題。香江、濠江取態截然不同,不知有何說法?凡此,預算案沒有提供解答。《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而香港這一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卻嫌旅客和水客過多。
在培養人才方面,預算案有很多特別措施:撥款1.3億港元推廣零售業人力發展、提供1億港元培訓建造業工人、撥款1億港元培訓保險和資產管理的金融業人才、向每屆1000名學生資助9.6億港元修讀護理、建築工程、檢測認證、創意工業、物流、旅遊等13個學位課程、未來三年撥款2.05億港元支援青年人到內地交流和實習,等等。在此提兩項建議:一是承認學歷,加以培訓,補充人才之不足。港人有不少在內地接受教育,有些課程也是香港需要的,政府可以承認學歷、加上短期培訓,人盡其用。二是引進內地承包技術,解決香港難題。香港土地匱乏,必須填海造地,土木工程拓展署正規劃研究在港島和大嶼山之間中部水域建造人工島20-30平方公里,香港只有近岸填海經驗,對建島缺乏經驗。而國家保衛海洋權益,在南海築島,很有經驗,香港特區應當考慮引進承包。
需要認真應對房地產泡沫危機
2015/16年度政府預算收入是4776億港元,政府開支達到4408億港元,有368億港元的盈餘。但如按預算公共開支(政府開支加上各營運基金和房屋委員會的開支)計算,卻達4742億港元,則只有34億港元的盈餘。當然,這是變戲法的數字。多年來預算案往往高估開支,低估收入。例如08/09年是-75億元,09/10是-399億元,10/11是-252億元,11/12是+39億元(盈餘),12/13是+34億元,13/14是-49億元,14/15是+91億元,但決算結果卻分別有180億元、138億元、713億元、667億元、648億元、120億元、638億元的盈餘。過去7年的財政預算,5年有赤字,但結算時都有盈餘,這也是今年派的糖比往年多的原因。
現在香港特區的財政儲備是8195億元。如一切順利如願,到2016年3月,將增至8563億港元。財政司司長預期,未來幾年仍有財政盈餘,但十年後就會有結構性財政赤字。經常性的財政赤字是違反香港基本法第107條「量入為出」的原則的。這種情況如在十年後發生,香港是有可能預防的,也應當預防。但問題可能提早發生。香港的樓價已達歷史高位,高處不勝寒,而過去的調整周期,通常不超過十年,但現已超過十年。如今年香港的政治、經濟情況轉差,必將衝擊房地產,還會影響正常稅收,印花稅和地價收入都會受到影響。這恐怕是香港需要認真應對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