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鳴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新設計師」的習近平,前不久在江蘇視察時提出了 「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至此,「四個全面」與「中國夢」構成了「1+4」的治國理政完整體系。「四個全面」立足於中國實際,瞄準了中國難題,彰顯了「新設計師」的擔當精神,標誌着新一屆中共執政團隊對中國發展戰略佈局已經清晰,將對中國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鄧小平先生曾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文革之後中國處於「被開除地球球籍」的危險關頭,他力挽狂瀾,為中國設計出了一條新路。兩年多來,習近平帶領的中共執政團隊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在多個領域革除積弊、探索新路,局面為之一變、氣象為之一新、民心為之一振。習近平也被中國廣大民眾稱為中國改革的「新設計師」。
「四個全面」與「中國夢」是「新設計師」的治國方略,構成了治國理政的完整體系。這套戰略思想、理論和舉措,不僅使得當前和今後很長一個時期,中共和國家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而且着眼於中國的長遠發展,其影響將會在今後幾十年逐步顯現。
銜接「中國夢」 「1+4」構成治國方略
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半個月首次提出了「中國夢」,四個多月後就任國家主席時,正式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奮鬥目標。此後,「中國夢」作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標誌和內涵,廣為人知。
凡領袖人物都是偉大的造夢者,用共同的夢想來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團結各方,這是領袖區別於常人的地方。「中國夢」在喚起民眾激情的同時,也引來一些不同解讀。有人認為「中國夢」過於空洞,它僅是一個目標,而沒有路徑、方法和保障措施。平心而論,要讓執政團隊在接棒後極短的時間拿出一個完整的治國理政方案,顯然有點苛刻。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謀劃,如今「四個全面」正式出爐。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也就是階段性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利益集團的有力武器,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建立「良治社會」的重要抓手,兩者都是方法;「全面從嚴治黨」既是中共「自我淨化」的方法,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保障措施,因為作為執政黨的中共對中國的發展起着決定性作用,中共自身的素質極大地影響着中國的未來。至此,「中國夢」和「四個全面」有機銜接,形成了「1+4」的治國理政方案,它們之間融會貫通、互為支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既有宏大目標,又有可靠路徑、操作方法和保障措施,讓夢想更接近現實。
「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中國難題」
當今中國最大的難題是什麼?不是發展快與慢的問題,而是發展成果能不能公平分享的問題?發展怎樣才能避免「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問題。經濟總量全球領先,但人均水平嚴重落後;先富群體富得流油,但草根階層衣食堪憂;「經濟塊頭」不斷長大,但環境、資源卻債台高築;一些人物質上空前富有,但精神上極度貧困,「窮得只剩下錢了」,沒有信仰、沒有良知、沒有做人的底線,政治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已經到了建國以來最糟糕的地步。
「四個全面」正是瞄準了這些難題,其中最關鍵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從形式上來看,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不是「單兵突進」,而是全方位、立體化的整體推進;從內容上來看,不是僅僅針對物質層面的改革,還包括精神世界的重構;從難度來看,「全面深化改革」不僅觸動利益集團的增量財富,還將觸動存量財富,讓一些人把吃到嘴裏的肉吐出來,這無異於「虎口奪食」;從關聯度來看,「全面深化改革」貫穿其它「三個全面」,「全面小康」能否如期實現?要看改革能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能否實現?要看改革措施能否到位。「全面深化改革」關乎全局,是破解「中國難題」的關鍵。
「習統帥」甘做「過河卒」
中國不同於西方,契約精神在西方深入人心,一旦規則形成,人們共同遵守,許多難題就可迎刃而解。在中國,領袖人物感召力的作用不可低估。老百姓常說:「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在中國要幹成一件事,「老大」上陣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人們不應該僅從技術層面觀察「四個全面」,還應從精神層面觀察之。
「四個全面」意味着「全面開花」,這是以習近平為首的執政團隊自加壓力的體現,其難點是「全面深化改革」, 習近平擔任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勇氣和擔當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的改革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殺出一條血路來」;二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至今「摸着石頭過河」。第一個階段人們都衝勁十足。到了第二個階段,一些既得利益者藉着「摸石頭」的機會「渾水摸魚」,摸到了「魚」就不願過河了,改革處於停步不前的狀態。不僅如此,那些「渾水摸魚」者還玷污了改革的名聲。接力棒到了習近平手裏,他沒有採取「拖」的辦法,把矛盾傳給今後接棒者,而是直面難題,致力破局。
改革會有巨大風險,尤其是要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奶酪並非易事,「大老虎反撲」的事例在中國歷史上比比皆是。作為統帥,習近平完全可以扮演策劃者、指揮者、調停者、裁判者的角色,讓別人衝鋒陷陣,為自己留下迴旋餘地,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甘願當一名「過河卒」,背水一戰,不留退路,不計毀譽。習近平的擔當精神讓人敬佩!
全國兩會將於今天和3月5日分別拉開大幕。走向前台的「四個全面」戰略,一定會成為此次兩會熱點。這套治國方略能否有效落實,兩會顯然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