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
日本近日通過新「開發合作大綱」,允許對其他國家提供「非軍事目的」的軍事支援。儘管軍事支援冠以「非軍事目的」,但仍然是軍援,新大綱登場出台,顯示安倍正上演自欺欺人、「此地無銀三百両」的鬧劇。取消「援助外國部隊禁令」,並將軍援領域擴展到海洋、太空、網絡、反恐等諸多領域,透露出安倍政府企圖通過蒙蔽字眼,實現對外軍事擴張的野心。安倍近年動作頻頻,無論是解禁「援助軍事領域」,或者是解禁「武器出口」和解禁「集體自衛權」,都證明其「軍國夢想」正極度惡性膨脹。
2014年,安倍打着「致力世界和平」招牌,拋出「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聲稱「開發援助」有助增強日本安全環境。今年,容許向外國軍隊的「非作戰行動」提供支持,目的是要日本軍隊「走出去」,「非軍事目的」不過是一句蒙騙民眾的遮羞布,是掩耳盜鈴的文字遊戲。日本「系列解禁」以來,安倍對外「軍事援助」實際金額已經超過300億美元。目前再推出新大綱,已經徹底改變日本「不允許支援他國軍隊」的基本原則,與「和平憲法」和二戰後長期堅持的和平方向背道而馳。
日本各界已經高度警惕
儘管安倍反覆美化新大綱可「促進國際社會和平、穩定與繁榮」,但更改「日本作為和平國家的外交方針」則非同小可,根本掩蓋不了右翼的「軍國夢想」。日本社民黨黨首吉田發出警告稱,新大綱非常危險,日本應該高度警惕「安倍為發動戰爭所做準備的險惡企圖」。東京大學學者更加提醒,日本應該和必須實施的是「與和平憲法精神相符合的政策」,決不允許隨意對「和平憲法」進行篡改。日本外務省前官員淺井表示,「安倍為所欲為的言行,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他呼籲日本民眾和國際社會對此保持高度警惕。
安倍在2012年底就職時就表示,要取消日本軍隊面臨的「長期約束」,推行海外「積極和平主義」政策。2014年7月進行修改憲法解釋、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以來,更積極在向外軍事擴張的理念上尋求突破。安倍推出「有利於自衛隊海外行動的永久法律」,以及「簡化自衛隊海外行動國會批准程序」、「放寬自衛隊武器使用標準」等等,都是為實現其「軍國夢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安倍在東非擴建自衛隊據點,成立「半永久性海外基地」、借反恐名義迅速向外擴張,目的也都是想實現「軍國夢」。
正朝懸崖方向快速邁進
日本媒體的多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遭到了大部分日本國民的反對,但安倍卻仍然一意孤行地「修改和平憲法」,顯示安倍為實現「軍國夢」,已經完全不顧日本民眾的感受。安倍目前利用經濟低迷不振,國際形象與地位快速下降,部分國民出現恐懼和不安情緒,正一步步推出越來越荒唐和不切實際的「法律」。安倍的軍國主義理念能夠得以通過,也說明日本民粹主義上升,政治右傾化加劇。日本右翼勢力的增強,必然導致和平勢力的削弱;日本正朝着懸崖方向快速邁進。
安倍再上台以來,日本的國防開支持續年年增長,總金額越來越緊貼美國、中國及俄羅斯等國,成為亞太地區國防開支第四高國家,顯示安倍政府與二戰後日本奉行的和平策略南轅北轍。日本的軍事擴張理念已經完全超出二戰後的「防衛」與「和平」。安倍的胃口很大,也不只是針對中國的競爭,向北要向俄羅斯「要回」北方四島,向南要充當南海的海洋警察,甚至將黑手伸到澳大利亞、印度洋。日本媒體近期頻頻發放「沒有美國幫助,自衛隊也能再次打敗中國」的「軍國誓言」,已經引發世界的關注和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