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香港是全球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但隨着科技的進步及社會風氣的變遷,青少年犯罪問題備受社會關注。一項調查發現,青少年涉及犯罪活動中,首位為三合會暴力,其次為與毒品相關罪行。更令人憂慮的是,犯罪的青少年中,七成人於15歲以下已首次參加違法或潛藏危機工作,最小的更僅10歲。到底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有甚麼因素驅使他們從事非法活動?而不同的持份者對於解決青少年犯罪問題又可如何出一分力?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教師 李浩彰
議題探索: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傳媒所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在不同的關係中,青少年如何建立身份和理解角色?
新聞背景:涉犯罪青年 七成「未夠秤」已「開齋」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分析指,根據政府統計處和警務處的最新資料顯示,每10萬人有1,068人犯罪,犯罪率於6年間下降了0.7%。然而,部分青少年罪行在個案數目及比例上卻呈上升趨勢。過去10年,因傷人被捕的10歲至20歲青少年,人數上升了26.9%;2010年干犯網上罪案數字更較2009年上升了34%。此外,性罪行、販毒、毒駕和暴力等問題亦呈現上升的趨勢,反映了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嚴重性。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違法防治中心於2015年初公布一項有關青少年犯法行為的調查,調查於去年8月至11月,訪問151名13歲至25歲曾從事違法或潛藏危機工作*的青年,近半數受訪青少年(48%)於過去一年曾從事違法工作,四成半(45%)曾從事違法及潛藏危機工作;而七成人於15歲以下已首次參加違法或潛藏危機工作,最小僅得10歲。(見表1)
涉黑最多 毒品居次
而犯罪類型方面,受訪者首次從事違法及潛藏危機工作的種類以「三合會暴力」和「毒品」相關工作為主。當中與「三合會暴力」相關的佔39%(59人),其次是「毒品」相關工作佔29% (44人),第三類最多的為販賣私煙佔8%(12人)。
青年違法防治中心督導主任陳文浩解釋,大部分犯法的青少年在初中時便輟學,故普遍為低學歷及低技術青年,逾八成人因為「容易搵錢」而以身試法。他建議政府於青年在學階段,引入有系統的就業體驗,協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