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尖子必殺技:引「越軌行為」概念 釋犯法行為成因


放大圖片

青少年在求學期間或會參與犯法行為,例如偷竊和販賣毒品等。同學在學習此議題時,宜先用概念作據,解釋青少年從事犯法行為的成因;其次掌握青少年在現行司法制度下的權利和義務。

首先,同學宜學習「越軌行為」這個概念。越軌行為指青少年參與一些偏離社會價值觀的活動,越軌行為普遍被認為是不正確的。具體例子例如未婚懷孕、吸毒和逃學等。

青少年從事非法活動的原因舉偶如下:

1.為獲快感 宣洩情緒 透過犯罪行為,青少年能宣洩情緒,獲得快感。參與犯法行為常是學業成績不理想、家庭教育欠佳的青少年。部分青少年認為透過毒品,他們能脫離現實生活的壓力,感到喜悅。此外,從事犯法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和刺激感也讓一些青少年不能自拔。

2.為獲認同 參與越軌 青少年透過與朋輩一同參與犯法行為獲取身份認同。朋輩關係是青少年最重視的人際關係之一。他們需要從朋友中獲得認同,建立歸屬感,建立自尊。因此,倘若朋輩鼓勵自己一同參與犯罪活動,或者聲稱不做便是膽小的話,青少年為了獲得朋輩間的認可和證明自己的能力,便會參與越軌行為。

3.為賺快錢 滿足需求 部分青少年視此為賺快錢的方法,滿足他們財政上的需求。青少年的消費需求頗大,加上他們尚為學生,主要依靠父母的零用錢生活。倘若缺乏恰當的財政管理,過度消費,青少年便可能被參與犯罪活動帶來的高效金錢回報所誘惑。

最後,建議同學學習青少年在現行司法制度下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如果青少年犯法,他們有權利於少年法庭接受審判,接受較寬鬆的裁決,並改過自新。在享受着不同的權利時,青少年亦需同時肩負起種種的義務,如遵守社會秩序和做好學生和子女的角色。■鄺嘉莉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港大工商管理及法律系三年級生

延伸閱讀:

1.《加強打黑 防止青少年誤入歧途》,香港文匯報,2013-10-15,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15/WW1310150002.htm

2.盧鐵榮,蔡紹基,蘇頌興:《解構青少年犯罪及對策: 香港, 新加坡和上海的經驗》,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3.《從推拉理論解構 青少年濫藥成因》,香港文匯報,2009-09-09,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9/09/ED0909090013.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相關新聞
刻不容緩:解決青少年犯罪,還有「幾步之遙」? (2015-03-12) (圖)
模擬試題: (2015-03-12) (圖)
尖子必殺技:引「越軌行為」概念 釋犯法行為成因 (2015-03-12) (圖)
嚴禁歪風:「港獨」肇禍須警醒 恐嚇「滅族」極離譜 (2015-03-05) (圖)
模擬試題: (2015-03-05)
尖子必殺技:身份認同屬重點議題 應多留意時事 (2015-03-05)
老年貧窮:老有所養遙無期 安享晚年仍是夢 (2015-02-12) (圖)
模擬試題 (2015-02-12) (圖)
尖子必殺技:回答人口老化 考慮各方利弊 (2015-02-12) (圖)
中西節日比較系列-應試篇 (2015-02-05) (圖)
物欲橫流:節日狂消費 文化漸隱形 (2015-02-05) (圖)
模擬試題: (2015-02-05) (圖)
尖子必殺技:「中西節日」涉3單元 人倫宗教多思考 (2015-02-05) (圖)
車流輪轉:地鐵向西 區內大變 (2015-01-29) (圖)
模擬試題: (2015-01-29)
小子必殺技:港鐵擴展快 地區現爭議 (2015-01-29)
防患未然:自願醫保,你自願嗎? (2015-01-22) (圖)
圖一: (2015-01-22) (圖)
表一:醫管局按年齡組別分類的醫療開支(百萬元) (2015-01-22) (圖)
模擬試題: (2015-01-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