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的表情與手勢。新華社
坦承中國經濟總量增大 實現7%增長不易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兩會報道)中國政府下調2015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引起各界高度關注。在昨日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由於中國經濟總量增大了,經濟增速雖然看起來調低了,但實現7%增長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他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7%左右,為最近10年來最低。對此,李克強表示,隨着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調整了今年經濟增長預期,雖然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但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增大了,已經超過了十萬億美元。如果按7%增長,那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
需要時加大定向調控力度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在中高速水平增長,中國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李克強說。
李克強同時強調,在新常態下,中國會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了合理區間的下限,政府會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對當前以及長期預期的信心。「我們這幾年沒有採取短期強刺激的政策,可以說,運用政策的迴旋餘地還比較大,『工具箱』裡的工具也比較多。」
李克強也坦言,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着下行的壓力,有多重風險,關鍵在於新常態下要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中間找到平衡點。他以「圍棋」作比喻,稱穩增長和調結構就是兩隻眼,做活了可以謀大勢,但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氣。他相信,只要大家同心協力,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
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發生
對於銀行不良貸款持續攀升,李克強認為,中國的確存在着個案性的金融風險,但是完全可以守住不會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還處於合理區間,而且中國的儲蓄率比較高,地方政府性債務70%以上是投資性的,是有收益的,而且政府也正在規範債務平台,堵後門、開正門。
「而就銀行來說,資本充足率較高、撥備覆蓋面也較廣。雖然不良貸款略有上升,但是仍處於世界上比較低的水平。」李克強說。
李克強表示,中國允許個案性金融風險的發生,按市場化的原則進行清算,這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也為了增強人們的風險意識。今年,中國就要出台存款保險制度,而且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降低企業的資金槓桿率,使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