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亞投行創始成員國今天截止申請。圖為去年10月中國籌建亞投行備忘錄簽字儀式。資料圖片
全球前十大經濟體僅剩美日未加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隨着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日的到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籌建勢如破竹,「朋友圈」擴容至43個,英法德意等域外發達國家紛紛加入,全球前十大經濟體除美日外均納入「圈」中。下月15日,創始成員國名單將最終確定,亞投行籌建工作隨之進入衝刺,爭取6月完成章程談判和簽署,屆時將敲定決策機制、股份分配、投資標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這一中國主導的多邊體系將以怎樣的運行機制和實際行動來實現「精簡、廉潔和綠色」的承諾,令全球矚目。
埃及趕搭「尾班車」
今天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資格申請截止日。埃及昨日趕搭「尾班車」,成為亞投行第43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而在此之前,美盟友「倒戈潮」持續,繼英、法、德、意之後,丹麥、澳洲等國亦紛紛表態加入,在全球前十大經濟體中,僅剩美國、日本尚未提交加入申請。隨着美國財長傑克盧於截止日前以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身份訪華,外界在猜測美國乃至日本,會否在最後一刻改變立場登上「末班車」。而31日前未能申請加入的國家,未來只能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亞投行吸引了眾多域內外國家,表明中國提出和推進國際規則的能力受到廣泛信任,這可以令亞投行實力基礎增厚,未來業務空間拓寬,當然,參與的國家眾多,對協調能力的要求會上升。
「最佳實踐」爭不休
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亞投行未來的決策機制、股份分配、投資標準等制度安排,未來三四個月中,各意向創始成員將召開兩次以上的工作會議就關鍵問題進行討論。早先美國就提出,亞投行很可能降低對貸款接受國勞工、環境等方面的要求從而對國際開發體系造成「腐蝕」和「斷裂」,現有的多邊機構則希望說服亞投行採用過去幾十年間其他國際開發銀行創立的所謂「好的、嚴格的標準和規則」,也就是遵循「最佳實踐」,可以預計,未來幾個月圍繞所謂「最佳實踐」展開的爭論將愈加激烈。
近日,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很多西方國家提出的一些規則,我不認為是最佳的,不見得現存制度都是最佳。亞行也正在改革,如果最佳就不需要改革了」。
張燕生認為,所謂「最佳實踐」存在三個問題,不得不反駁和檢討。首先,現在的國際金融體系是由英美主導的,最大的問題是忽略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權益和利益要求,讓窮國遵循發達國家的規則。第二,發達國家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的時候往往包括一些政治上、民族上、人權方面的條件。第三,在解決這個發展中國家的實踐方面,往往是用西方的標準來衡量。
由此張燕生認為,亞投行很可能將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貸款準則,也將以行動說明,改革現有規則中不合理做法。
精簡廉潔綠色成核心
實際上,面對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對亞投行治理能力和公開透明的擔心,中國已採取了措施和規劃。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談到對於未來的亞投行有三個構想目標:精簡、廉潔和綠色。他希望亞投行通過各成員國談判,建成一個高效靈活、架構簡單、運作方便的機構,而不是純粹的官僚機構;同時,要把所有腐敗的可能排除在外,通過購買專業服務等方式,避免業務運行中和組織架構本身造成腐敗的機會;信貸政策也將遵循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此外,亞投行還在全球招募了不少退休的世界銀行職員,商討解決治理結構問題,以提高新銀行在西方國家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