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程介南表示,香港回歸祖國是歷史大事,百姓非常關心香港前途發展,諮委會當年做出很多工夫,確保諮詢鉅細無遺。 李自明 攝
憶當年起草爭議大 反對派否決須負歷史責任
由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立,到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籌組,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頒布香港基本法,歷經四年零八個月。如今香港基本法已經頒布25周年,當日親歷重要歷史時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程介南,感受殊深。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回歸祖國是歷史大事,百姓非常關心香港前途發展,故諮委會當年做出很多工夫,確保諮詢鉅細無遺,既有「輪更」收集意見,又四出落區解釋基本法,由諮詢到拍板,爭議最大的是香港政制安排,但當時大家最少願意「坐埋傾」。他寄語反對派勿否決2017年政改方案,否則香港內耗會更嚴重,反對派就要負上歷史責任。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自明
當年,由180名香港各界代表組成的諮委會成立以來,致力徵求公眾對草案的意見。程介南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憶述當日的諮詢點滴。他指出,負責起草的委員會,成員包括香港和內地人士,但諮委會成員則全屬香港人。他們在收集意見同時,又要介紹香港基本法條文,「香港回歸祖國是歷史大事,百姓非常關心香港前途發展,因此,諮委會作出很多工夫,解釋及收集(意見)。」
諮詢有文必錄 確保所有民意納報告
他憶述,諮委會對接獲的意見是有文必錄的,確保所有民意都包納在諮詢委員會報告,「每逢起草委員會開會,諮委會都要遞交意見。由於在草稿階段,所有報告都是藍色封面。當年諮委會辦公室在連卡佛8樓,各個諮委要輪更與市民會面。印象好深刻是,有一次『當更』,一個用揹帶揹着嬰兒媽媽發表意見,相較政制發展,他們更關心生活細節。」
說到諮詢範圍,更是鉅細無遺。他以香港特區的最高領導人稱呼為例,指當年社會各界提出多達20多種稱號,有主席、總司令、董事長、長官等等不同種類,今日行政長官的稱號,正是糅合各方意見的成果,「(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用了大半時間到過百間學校及街區介紹基本法,大家都做咗好多嘢。但從頭到尾,起草的最大爭拗是:中央特區關係及政制發展。」
開「武林大會」 不同意見者共議方案
身兼政制專題小組召集人之一,難忘體會當然多不勝數。程介南特別提到政制方案的「武林大會」,「那時候主要分成三組,包括『民主派』的『120人方案』、工商界『81人方案』、教育專業界的『38人方案』等,當時邀請了各個政制方案的倡議人召開『武林大會』,並邀請了負責政制的草委查良鏞(金庸)擔當主持,雖然傾唔埋欄,至少大家願意坐埋傾。」
放眼今天政制爭拗,他指出,香港基本法附件一訂明「2007年以後各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如需修改,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即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由特區自行決定,但由於政改方案原地踏步,令香港普選與基本法規定遲了一屆,「如今話當年,這是最具現實意義的一點。」
促反對派認真考慮否決政改後果
他坦言,反對派應認真考慮否決政改的後果,「歷史紀錄了『泛民』當年否決政改,令香港來到第四屆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先討論普選。歷史會記低邊個阻住地球轉?邊個否決方案?大家需要肩負歷史責任。若一而再、再而三令政改無法前進,大家仲有咩信心若干年後會通過?若果政改方案被否決,香港內耗會更加嚴重。該做不做,唔通死咗先做?」
25年來,香港基本法歷盡風雨,是香港經濟繁榮的重要後盾。程介南坦言,「(香港)基本法的起草,雖然未知是否絕後,但肯定是香港空前的歷史大事。香港各界不論身份、貧富、階層、宗教立場,大家都願意坐埋一張枱,討論香港前途大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