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著名畫家曾滌塵(右)與詩人野雲(左)接受記者採訪。 本報記者李青霞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青霞 長沙報道)「有西畫鮮艷色彩、抽象手法,有國畫墨暈宣紙、寫意情懷,配以小詩調味。」4月2日,中國著名畫家曾滌塵與詩人野雲的《可愛的動物一一春天的畫》第一期精品畫展在長沙舉行。其大體量的詩.畫合作展業內人士預言其或將開創畫作發展中的新模板。
據記者了解,此次畫展共展出曾滌塵作品近200幅,畫作全部以動物為主題,其中50幅作品配有詩人野雲的詩作,本次畫展為《春天的畫》第一期,5月還將舉行第二期。據透露,部分參展作品將參加今年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分會展--藝術交易博覽會。
曾滌塵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之所以創作《可愛的動物》系列畫作源於自己對生命的尊重,對動物的喜愛。「人老了以後智商就會降低,情商就會升高,就會對生命充滿尊重,對生命充滿熱愛。」
同比李叔同之心的曾滌塵還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李叔同(弘一法師)是著名的藝術家,以前他的學生豐子愷請他到家裡吃飯時,他每次坐下之前,都會搬起櫈子抖一抖,這讓豐子愷百思不得其解,他就問老師為什麼,」曾滌塵笑着續說,「李叔同回答到,『因為藤椅上可能有螞蟻、小蟲,我一坐就會把它們壓死』,李叔同對生命的尊重可見一斑。」
曾滌塵表示,自己也懷有像李叔同一樣尊敬生命的心,「動物無論大小,哪怕是蒼蠅、蚊子你都應該尊重,因為牠也是一個生命,而且生命都只有一次。」
曾滌塵說,「我以後還會繼續畫動物,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把人類對動物的愛心(呼喚着)貢獻出來,我也想讓全世界的人把對動物的愛心都貢獻出來。」
曾滌塵,1941年生於湖南長沙。父輩均為畫家,四歲起即跟叔叔學習素描速寫,曾在湖南師範大學油畫系學習,後至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學習。其所繪風景、人物等油畫作品採取當代表現手法,熔中外藝術於一爐,形成一種激情的畫風。現為中國意象畫會研究員。其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不少作品被海內外藏家與美術館收藏。
業內人士:詩·畫合作開展屬業界首創
詩人野雲告訴記者,「曾老師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家,他的藝術作品要想讀懂的話,必須認認真真、全心全意地來讀,我看了他的畫以後,詩的感覺,詩的意象就噴湧而來。這些詩不是格律詩,也不是要求非常嚴格的韻,但講究的是畫的神和詩的韻相結合,這就叫神韻。」
深圳某畫藝有限公司經理李沅告訴記者,「曾老師跨越了畫種,在他眼中沒有畫種的局限。他的畫作,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國畫,他的用筆習慣來自於水彩,色彩來自西畫,實際上他骨子裡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中國)人,但受到的教育是西方教育,所以他是兩種文化一種價值。」
李沅還指出:「曾老師和詩人野雲的這種合作形式,可以說是在業界的首創,若發展得好,絕對會成為一個模板,甚至會成為一個業態新的領域。而他們的關係就像是俞伯牙和鍾子期一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鄉愁 (配詩一首)
故鄉是彎彎的河流,
遊子是輕輕的小舟。
載着冬夏,搖着春秋,
鄉愁,在水裡頭。
故鄉是雲中的蜃樓,
遊子是失伴的孤鷗。
長空望斷,展翅難投,
鄉愁,在雲裡頭。
故鄉是母親的雙眸,
遊子是斷線的淚流。
滴滴點點,唧唧啾啾,
鄉愁,在心裡頭。
畫.曾滌塵
詩.野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