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拾穗:點「死穴」破論證「金鐘罩」


今期談「演繹論證」,這種論證的特色是:如果前提為真、推理又無誤,則結論保證為「必然真」。要推翻這襲「金鐘罩」,只可以從其推理、或前提入手,指出其中有誤。例如:「如果人人必有一死,而孔子是人」(前提);則演譯地推出:「孔子必有一死」(結論)。除非,「人人不一定有一死」,或者「孔子不是人」。

須搭橋修路補疏漏

一般中學課本中說及的因果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大體上皆可歸入這範疇。只是一般文章,包括議論文中的範文,論證均寫得較含蓄,甚或疏漏,讀者宜自行搭橋修路,方見完整。茲析述如下:

因果論證:這種論證方法以「因果」為論據推出結論。例如:母親勸年幼子女不要吃糖,會如此論證:「不要吃糖 (因),那會蛀牙的 (果)」。其實,這是演譯論證的省略,足版應為:「凡吃糖的小孩都會蛀牙,你是小孩 (前提);從而推出:『如果你吃糖,你會蛀牙』(結論)。」當然,聰明的小孩會反駁,說:「媽媽,不是每一個吃糖的小孩都會蛀牙的,譬如他們吃糖後立即刷牙;另外,我也不是小孩,我懂處理吃糖後的事宜。」可惜,這種清晰的思考能力,不為中國人所重視。

一般文章,論證均寫得含蓄。如中三課程中的《燭之武退秦師》,燭氏游說秦伯:「越國以鄙遠」(因),君知「其難也」(果)(語譯:越過別國去管理遠方的邊邑,您知道那是困難的。)這可視為「因果論證」,展示為:任何國家「越國以鄙遠」,均會「其難也」,秦國將是這樣的國家(前提) (按:背景為秦、晉兩國準備攻打鄭國,把之瓜分);秦國將會「其難也」(結論)。分析之下,這也是「演繹論證」。

比喻論證:這種論證方法以「比喻」為論據推出結論。如《史記.魏世家》「以地事秦,猶如抱薪救火 (比喻),薪不盡,火不滅」,背後的推論是:「抱薪救火於事無補,反使問題惡化」,「以地事秦」與「抱薪救火」的情況相同」(前提);從而推出:「以地事秦於事無補,反使問題惡化」 (結論)。細析之下,「比喻論證」原來也是「演繹論證」。

類比論證難達必然結論

類比論證:這種論證方法以「事物的相似點」為論據,從而推出結論。如:「人與白老鼠在生理上相似」,論者從這句推出:應用於白老鼠身上的某些事物,可能適用於人類身上(前提1);某新藥物對治療白老鼠的腦退化有效(前提2)。從而推出:該新藥物對治療人的腦退化也可能有效(結論)。觀乎此,這種論證的本質仍是演繹的。

有一點須注意,「類比論證」只能推出「可能結論」,推不出「必然結論」;因為「兩物相似」並不保證:一物之特徵可無痕交接轉移到在另一事物上。濫用類比論證,論證就會無效。如基督教的「設計論」,以鐘錶類比宇宙,從而推出「宇宙有設計者」,就是犯了這錯誤。不贅述。

中國人雖然聰明,邏輯能力也高,但傳統文化並不注重邏輯的表達;捨美感而就邏輯,那不是中國文化。悲乎!■圃丁

作者簡介:現職中文教師,大學畢業之後,全程投入教育事業之中,一晃眼30 多年。知命之後,回歸中國文化;躬耕校園一隅,推廣儒道,自得其樂。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裘槎科研系列:活肌返老 製藥還童 (圖)
十位獲獎學者名單 (圖)
CD133幹細胞--癌病變「信號」 (圖)
港澳辦發唁電 哀悼黃麗松 (圖)
英文聆聽試現「沙聲」 (圖)
雙職家長悲歌 子女愈大「愈不親」
名師應試錦囊:社會現象題要多舉例 多方考慮配不同論證 (圖)
古文識趣:五十步笑百步 金句歷久不衰
「中」有理據:大相徑庭 (圖)
誰說卷四可以「裸考」?
文化拾穗:點「死穴」破論證「金鐘罩」
News buddy:樹熊「移民」來港 海洋公園見! (圖)
吹水同學會:西方姓名學:「A字頭」愛侵略?
英語筆欄:試譯「桂神」講波金句
中文視野:讀詩煲劇聽歌 皆能學「靜好」 (圖)
告別爛英文:have enough受夠了 I'm fine吃飽了 (圖)
畫意空間:2015第三十四屆馬其頓國際青少年及兒童繪畫作賽優異獎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