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吃得太飽時,切忌說I have enough(我受夠了),要說I am fine。 網上圖片
上星期,在教學中心聽見幾位女同學的爭執內容後,身為大家的英文老師,我終於按捺不住要跟她們說教,也提起以前在美國留學時的一些尷尬事。
她們所以起爭執,是因為其中一個女同學在回覆她們的訊息時,顯得對她們所談論的話題不感興趣,經常只用OK等字眼回覆。於是一方嚴厲指責,另一方則極力辯護,說大家誤會了她。看來很無聊的小事,其實總有發生過在你我身上;回想10年前,初到美國的我也曾尷尬地引起過溝通誤會。住在寄宿家庭時,有位外國太太請我吃甜品,我當時吃飽了,就直接地回答說:No, I have enough. 甫說完這句話,那位太太的臉馬上板了起來。原來在外國人眼中,說I have enough是指「我受夠了」。
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
No more, I have had a lot. 意思是吃很多了,或
No, I'm fine. 或
Sorry, I can't eat any more. The food is so good.
總之,那個情況下別說I have enough,免得讓人以為你不喜歡那些食物。
Thank you原來是「不要了」
還有Thank you這個詞,也出奇地曾經造成誤解:我去參加一個大學教授家中的party,教授太太問我要不要來杯汽水,我帶着微笑,簡單地回答了Thank you。大家猜猜,那杯汽水最終有沒有送來? 等了好久,那杯汽水都沒有來!我覺得奇怪,後來才知道,原來Thank you在外國人的解讀是指 No, thank you,「不要了」的意思。
以上的經歷說明了,了解文化差異和體諒對方有利和不同文化的人相處。說回那幾位同學投訴OK等字眼過於敷衍,其實也不無道理。在外國,假如有人請你吃飯,問你喜不喜歡那些食物,你回答說OK,別人就知道你不太喜歡這頓飯了;用OK評價事物,帶有一點「尚可」的意思。■Prologue序言教育創辦人Tommie、英文科統籌Queena Ling及英文科顧問老師Ellen Lau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