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同是描寫旺角的擠迫,加入五感的描寫會使效果完全不同。資料圖片
有人認為,電子產品使年輕一代受影像的影響變得更為巨大。確然,電子遊戲追求的炫目畫面,社交網站一段又一段火紅的潮流影片,都在刺激着大眾的視覺感官。這是社會大勢所趨,不在此論對錯。但同樣的特色出現在文章之中,卻容易使文章的描述流於片面單薄。
如何以五感描寫旺角?
人有五感,現時同學的寫作,很多時只重視「視覺」上「可見」的物事。以假日的旺角為主題,看看以下的一段描述︰
「走出旺角鐵路站,人潮依然絡繹不絕。一段短短的路上擠滿了各式各樣的人,走得很慢。有些大叔在人潮中穿插而過,有些老人家在當中被迫得東歪西倒,看着也覺擔心。也有些情侶緊握着對方的手,生怕對方在人潮中走散一般,散發着親密感。有些街頭藝人在路中心表演,有唱歌的,有幫人拍照的,也有畫肖像畫的。各種人聚合成一種獨特的街頭風貌。」
此段落以視覺描寫為主,選材尚算多樣,主題圍繞着各種人,其實算是合理的描寫。但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五感,每一種感知都有其獨特之處,能在適合的狀況下融會貫通,能令描述變得更具體可感。可比較以下幾段描述︰
「走出旺角鐵路站,衝耳而來的是喧鬧的人聲,路人閒談的聲音、情侶間的對話、小食店叫賣的聲音、加上街頭藝人的歌聲和樂器聲,構成了一種街頭的獨特協奏。」(聽覺為主)
「走出旺角鐵路站,人潮比在站內更多,令我明白到水洩不通的真正意義。後面的人在不斷地向前簇擁,你的背上彷彿感受到旁人的體溫,但前面的路卻偏未打開,你也被迫得往前面人的背上靠。偶爾出現一兩位開路先鋒,拿着幾個大購物袋,以手肘先行,左一肘、右一肘向前勇敢邁進。被擊中了,大概也會痛上幾分鐘。但最難受的是遇上炎熱的天氣,肩摩轂擊的,途人往你手上意外抹上了一層汗水,那種黏呼呼的感覺留在皮膚上,實在是有苦自己知。」(以觸覺、視覺為主)
同樣以旺角街頭為題,以人多的街頭風貌為榦,稍轉一點角度,寫出的文字就大有不同,將以上三段文字融合,按需要選擇取捨,就能使描述更加立體。
五感的描述各擅勝場,但文章不是手法的堆砌,不是每個情境都適合用盡五感的描寫。在適當的時候選擇合理的手法,才是上算。下次再談。■莊志恆 中學中文及文學科教師
隔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