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是為五倫,是尊卑長幼的次序問題,所以拍照時晚輩應站在長輩之後。資料圖片
中國傳統社會注重人倫,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而人的關係中最重要者五種,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稱為「五倫」,又稱為「五常」。五倫之道,就是國家、社會和家庭的基本秩序。
「五倫」的概念是中國人生活和道德思想不可分割的部分,「五倫」一詞起始何時現在已不可考,但與「五倫」相似的「六親」,不同的古書有不同的說法。
《漢書.賈誼傳》中說「以奉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六親」是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亞。
《史記.管晏列傳》說「上服度則六親固」,六親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
漢代賈誼《新書六術》中「六親」是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賈誼的「六親」,女性全沒份兒。「六親」再擴大範圍,就是「九族」。「九族」通常以世輩計算,從自己為本位,上推四世,下推四世: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
所以說:亂了「五倫」是大逆不道之事,「六親不認」的人最是無情。在古代,一個人犯了大罪就會「九族誅連」,那就等於滅族了。■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書籍簡介:本書精選一百三十七個俗語,大多是常用而又富有趣味的廣東俗語。書中巧妙地通過現代生活的語境,引出俗語,然後追溯看似粗俗的口語在歷史上的根源,解釋俗語在漫長歷史中的演變,探討其古今用法。作者同時列舉大量俗語背後的故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說明俗語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義。
隔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