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俗語有段故:認識中國倫理關係「五倫」「六親」「九族」


放大圖片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是為五倫,是尊卑長幼的次序問題,所以拍照時晚輩應站在長輩之後。資料圖片

中國傳統社會注重人倫,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而人的關係中最重要者五種,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稱為「五倫」,又稱為「五常」。五倫之道,就是國家、社會和家庭的基本秩序。

「五倫」的概念是中國人生活和道德思想不可分割的部分,「五倫」一詞起始何時現在已不可考,但與「五倫」相似的「六親」,不同的古書有不同的說法。

《漢書.賈誼傳》中說「以奉六親」,指父、母、兄、弟、妻、子。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說「六親」是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亞。

《史記.管晏列傳》說「上服度則六親固」,六親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

漢代賈誼《新書六術》中「六親」是指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賈誼的「六親」,女性全沒份兒。「六親」再擴大範圍,就是「九族」。「九族」通常以世輩計算,從自己為本位,上推四世,下推四世: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孫、曾孫、玄孫。

所以說:亂了「五倫」是大逆不道之事,「六親不認」的人最是無情。在古代,一個人犯了大罪就會「九族誅連」,那就等於滅族了。■資料提供:商務印書館

書籍簡介:本書精選一百三十七個俗語,大多是常用而又富有趣味的廣東俗語。書中巧妙地通過現代生活的語境,引出俗語,然後追溯看似粗俗的口語在歷史上的根源,解釋俗語在漫長歷史中的演變,探討其古今用法。作者同時列舉大量俗語背後的故事,用貼近生活的例子說明俗語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義。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浸大校長月底決出 黃偉國扶正呼聲高 (圖)
中華基金中學滬南中締結交流 (圖)
製無障旅遊飲食網 浸大生奪三獎 (圖)
劉鳴煒挺港生北上交流擴視野 (圖)
港大6500萬年氣候變遷展 (圖)
教育自由講:通識無潛規則 網言不宜輕信
名師應試錦囊:首輪發言先亮劍 自由討論再放矢
俗語有段故:認識中國倫理關係「五倫」「六親」「九族」 (圖)
學通成語:山雞舞鏡 (圖)
尖子教路:議論文重貫徹 「騎牆」創新皆可
言必有「中」:典故反用 新詩新意 (圖)
社評雙語道:「綠色」清明寄追思 (圖)
騎呢遊學團:橫眉冷對男政客 俯首甘為國民憂
英語筆欄:參透「桂神」妙語 悟英語亦「多面睇」
談學論文:從《駉》識馬 一窺春秋史
英語世界:「被羽毛打倒」比喻震驚
藝育菁英:全港青少年繪畫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