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斯大林誕生70周年紀念郵票小全張
「方寸寄懷--夏衍舊藏珍郵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館開幕。夏衍(1900-1995)不僅是著名劇作家、電影藝術家、文化藝術界領導人,還是中國第一代集郵家。他有集郵雅好,更有家國情懷,向國家捐贈藏郵,使之永聚不散,是其長年心願。■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1991年,夏衍將233件珍貴郵品捐贈給上海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是清代郵票,包括大龍郵票、小龍郵票和紅印花郵票,這亦是本次展覽的最大亮點。大龍郵票是中國的第一套郵票,全套有壹分銀、叁分銀、伍分銀共3枚,先後分三期發行,分別稱為「薄紙大龍」 、「闊邊大龍」 和「厚紙大龍」。
紅印花郵票現身上博
小龍郵票則是中國的第二套郵票,全套有壹分銀、叁分銀、伍分銀共3枚,它也是中國第一套有水印的郵票。小龍郵票先後分兩期發行,分別稱為「小龍毛齒」和「小龍光齒」。在實行以銀元為計費單位的新郵資標準出現後,正式郵票趕印不及,於是就在小龍郵票上加蓋黑字,暫作洋銀面值,這就是小龍加蓋改值郵票出現的背景。這種郵票有加蓋小字和大字兩種,展出的小龍加蓋大字郵票,當時加蓋的數量不多,目前國內留存極少,故而非常珍貴。
這一批捐贈中還有在集郵界大名鼎鼎的紅印花郵票。紅印花郵票屬於清代國家郵政郵票,清政府自1896年正式開辦郵政以後,隨着郵政業務的擴大,現有郵票不敷使用,於是將上海海關委託英國華德路公司印製的100萬枚紅色收費憑證中的65萬多枚加蓋改作郵票。加蓋的面值共有5種,又因字體大小不同,共分8種。其中小字肆分只加蓋了200枚,小字壹圓更是只加蓋了50枚,大字伍圓在當時面值極高,很少有人購買,目前已知的存世量約300枚。由於加蓋數量少,且使用後保存下來的更少,所以紅印花郵票極為罕見,夏衍捐贈的這種聯票尤其難得。
多「國籍」的郵票
2009年,夏衍長女沈寧又將父親留下的7539件郵品捐贈前上海博物館,這一批郵品內容涉及諸多國家和地區,其中尤以中國、前蘇聯、匈牙利、日本、德國的郵品居多。前蘇聯郵票的發行年代集中在1923年至1956年,前蘇聯是郵票大國,雖然郵票種類繁多,但相對其人口而言,郵票發行量不大。早期郵票的發行量只有幾萬枚甚至幾百枚,歷經歲月滄桑,保存至今尤為不易。尤其是二戰結束前發行的郵票,收藏價值很高,加之戰爭帶來的損失,目前存世數量不多,很多品種已經難以尋覓了。1961年前蘇聯幣制改革,郵政部門將庫存的舊盧布面值郵票全部銷毀,存世量更是銳減。
匈牙利郵票在二戰以前題材比較簡單,多為各種數字公事郵票和附捐郵票,紀念郵票也佔有很大比重;二戰以後的匈牙利郵票變化很大,雖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受到前蘇聯郵票題材的影響,但也有自己的特點,色彩鮮亮,題材廣泛,涉及國家建設、國家大事、人物、體育、特產、會議、節日等。日本早期郵票的種類、題材和數量都不多,但畫面設計比較注重東方韻味的表達,常用工筆重彩和浮世繪的繪畫技法表現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德國郵票包括了德意志帝國、二戰後盟軍佔領區以及民主德國發行的郵票。
俄國郵票分為沙俄和蘇俄兩個時期,此外還有其他幾個較早建立蘇維埃政權國家的郵票,包括後來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聯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以及存在了兩年後併入蘇俄的遠東共和國,這些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郵票對研究郵票發行史,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藏者品格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一批夏衍收藏的首日封。1957年11月7日,中國集郵公司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四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時,正式印製發行了首日封,從此開始系列發行紀念和特種郵票首日封,供集郵者收藏。
在夏衍孫女沈芸看來,祖父那一代收藏家有自己的「格」與「品」,這與錢有關,但最終又無關。「祖父晚年時看別人一的張老古董郵票,估出了幾十萬天價,但同時說,『這家人祖上是大收藏家,有好東西,可惜他的後人不懂,流散了......』」沈芸回憶,「祖父對我講,『這些東西是不能估價的,無價,留給你們沒有好處......』」「集之不易,不能分散」是夏衍收藏的核心思想,並且一以貫之了幾十年,而「不散」的法子,就只有將集郵全部捐獻給國家。
在文革中,夏衍的郵票與他本人一起身陷囹圄。「江青甚至說『集郵是搞特務活動』,他們把郵票全部抄去,一枚一枚放在燈下照來照去,當然是什麼也照不出來,集郵居然也成了『反革命』罪證,文革後郵票發還回來,祖父沒有去核對哪些回來了,哪些失去了,我想他是不想回顧過去,也不想傷心......而他捐贈的初衷矢志不渝」,沈芸說,「1991年,祖父請方行同志代表上海博物館取走所藏的郵票,有人問他:還要不要再看看?他一如平常地搖了搖頭,擺了擺手,當時懵懵懂懂的我,今天回想起來,記住了祖父那一刻了卻後顧之憂的釋然神情。」
今年是夏衍逝世20周年,上海博物館藉此契機以展覽的形式將這些珍貴的郵品向公眾展示,以感謝夏衍及其家人的捐贈義舉,緬懷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整個展覽將持續到5月3日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