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謂認股證?
認股證(窩輪)是一個「權利」但非責任,在預定的「到期日」以預定的「行使價」購買或沽出「相關資產」(如:股份、指數等)。
市場上有兩種認股證,一般稱為公司認股證及備兌認股證。公司認股證是上市公司發行,目的是為公司集資;備兌認股證由輪商發行,目的簡言之是用來「炒」。
備兌認股證是上市證券,可於交易所買賣,股民只要輸入窩輪的編號,如買賣股票的做法一樣,例如要付經紀佣金、正股停牌下,相關窩輪都要停牌等,但不需繳付股票印花稅。
2. 持有人有何權利?
窩輪分為認購輪和認沽輪,持有認購輪的人,有權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相關資產。持有認沽輪的人,有權以行使價在特定期限內出售相關資產。但事實上,只有小部分持有人會選擇行使其股證,大部分投資者均會在到期前,沽出手上股證獲利。
3. 為何投資認股證?
在升市時,利用槓桿效應爭取無限回報,以圖「刀仔鋸大樹」;又或者為了控制股價下跌而導致的損失。
投資認購輪較直接投資正股的好處,是股證有槓桿效應,只須付出少量資本,便以可變相持有相當數量的正股,把握正股股價上升而獲利。
例如在4月29日,投資者只需投資10,800元(1.08元×10,000份),便可買入最低一手(10,000份)的和黃輪(18029),反觀直接要買入一手和黃正股,投資成本將高達11.45萬元(114.5元×1,000股)。
由於投資成本不足正股的十分之一,若正股升一成的話,買輪的回報便逾倍。
4. 為何投資認沽證?
在跌市中爭取回報,利用槓桿效應,看淡後市的投資者可買入認沽輪,以把握相關資產價格下跌而獲利,情況如買認購輪般,但獲利的方向與之相反,所以持有認沽輪亦可以對沖股價下跌的風險。
例如有投資者持有某正股,看到了正股有向下調整的趨勢,又不想沽出正股,便可以小量成本,買入該股的認沽證,對沖正股下跌的風險。
5.投資窩輪有甚麼風險?
如果買入了正股,正股股價卻下跌,股民大不了長「坐艇」,收着股息(若有)等待,博有朝一日股價可「返家鄉」。但窩輪有時間限制,不能長期持有,除非持有的窩輪在到期日仍處於價內,否則窩輪到期後就全沒價值。但一般而言,炒窩輪最多是輸掉全部的本金,但炒期指、期貨、外匯、孖展融資等,可能要負債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