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肅南馬蹄寺


放大圖片

■ 馬蹄寺是一個龐大的藝術石窟群。 網上圖片

文:徐 樾

馬蹄寺風景區古稱臨松薤谷,它位於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臨松山下。這裡山頂是終年積雪,松濤陣陣;山中是紅花綠草,鶯飛燕舞;更有瀑布飛瀉,山泉清歌。傳說漢武帝時,有匹天馬從敦煌騰雲駕霧,去往長安。當馬行至臨松山時,低頭一看,見有如此人間美景,不覺傾心,駐「足」觀賞。當牠一隻前蹄剛剛落地,忽又受驚,嘶鳴而去,在堅硬的山岩上留下了深深的蹄印,從而演繹出一個山寺因之得名的人間佳話。

其實馬蹄寺是指一個龐大的藝術石窟群。它開鑿於懸崖峭壁之間,始於北魏,其後的歷朝各代均有拓展新鑿。於今尚存馬蹄南寺、北寺、上、中、下觀音洞、千佛洞、金塔寺七處遺跡,共有石窟七十二座。馬蹄寺石窟洞窟造型獨特,雕塑形象古拙,有着極高的藝術價值。其中馬蹄南寺與北寺是整個石窟群的中心與主體,習慣上的馬蹄寺就是指這相鄰的南北二寺。南北二寺是我國為數極少的藏、漢佛教同存共處之勝地。南寺以山景誘人,北寺以石窟取勝。

來到馬蹄寺,彷彿置身一個佛的國度,到處鐘磬流韻,香煙繚繞,使人明心見性,佛性顯現。馬蹄寺不僅是佛教勝地,更是旅遊勝地。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連綿千里的祁連山中,閃爍在駝鈴叮咚的絲綢古道上。

在距南寺不遠的群山之中,有個大大的山谷,其間有序地排布着座座蒙古包,這就是充滿溫情的蘭花坪度假村。它遠離塵世,遠離喧囂,儼然一派桃花源的景象。每到夏天,山坡上、山谷裡到處都是盛開的蘭花,那陣陣幽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在這美好的時節,四方八路的遊人潮水般地湧來,避暑度假。這時熱情好客的裕固族姑娘列隊站在路旁,高唱迎賓曲,向每個遊人奉獻着熱騰騰的奶茶,敬獻上潔白的哈達。到了夜晚,大家圍繞着熊熊的篝火,手拉着手,肩並着肩,盡情地歌唱,恣意地舞蹈。待得唱累了,舞累了,席地而坐,大碗大碗地喝着舒心的青稞酒,大塊大塊地吃着鮮嫩的手抓羊肉。人在歡快盡興之時,往往心不設防,這時笑吟吟的裕固族姑娘會輪番向你敬酒。豪飲之際,不覺酩酊大醉,頭一重,身一斜,便倒在茸茸的草地,倒在蘭花的懷中鼾聲大作。待得宿酲醒,神志清,已是曉露濕,東方白。

在北寺的藏佛殿內,有一石井,雖是高高的山腰,卻能鑿井見水。其水不因夏溢,不以冬涸,終年盈盈地保持在一個水平線。其水具有甘洌、冰冷、綿軟、晶瑩、潔淨、不腐、潤喉、健胃八個功效,是故有「八功德水」之美譽。傳說此水曾是匈奴單于的王后專用飲水,這個遊牧部落的絕代佳人,常來對井梳妝,顧影自憐。此水可解渴生津,可養顏增白,可祛病延年。大凡遊人到此,都要爭先恐後地痛飲一番。下山之際,還要將隨身攜帶的瓶壺罐諸般容器裝滿,或是饋贈未及朝山的親朋好友,或是日後自己慢慢享用。

天馬的蹄印就在北寺的馬蹄殿內,殿內供奉着宗喀巴的金像,只見他頭戴高高的氈帽,神態安詳,兩隻大大的眼睛閃着睿智。宗喀巴是十五世紀宗教改革的領袖,是藏傳佛教黃教的創始人。他主張學行並舉,顯密並重。由於該教組織嚴密,戒律嚴明,因而深得人心,在藏、蒙兩地廣為流傳,並在西藏逐漸成為執政教派,形成了達賴與班禪兩大活佛體系。此教在青海、甘肅亦有着眾多廟宇及大量信徒。

宗喀巴的廟宇雖沒有釋迦牟尼的大雄寶殿來得寬闊高大,僅百十平米,與普通住宅面積相彷彿;塑像亦沒有釋迦牟尼來得巨大偉岸,僅真人高矮模樣。這樣卻來得自然真實,顯得生活化,平民化,使人易於接近。「一語道破」,他就是常住世間的佛主,是藏、蒙等地佛教徒心中的釋迦牟尼,備受人們的頂禮膜拜,享受着旺盛的香火和無盡的禮讚。

位於北寺的三十三天洞,是一個石窟群的總稱。它共有二十一窟,自上而下分七層排列,呈寶塔形狀。遊人若想登臨拜佛,一覽山景,必須攀越開鑿於山腹的通道。那通道極度的狹窄,僅一人之寬。陡峭的石階,人行其上,幾乎是前人踏在後者的肩上。在三至四層之間,僅有一個高高的石洞相連通。其間有塊半人之高的岩石,小心爬上,還須轉體再次攀越,故此處有「鷂子翻身」之說。此地因極度的險峻,體弱者、怯懦者只能望而止步,徒有唏噓。

三十三天洞是馬蹄寺石窟群的藝術典範,佛像造型生動,神態亂真。有的似在說法,手指有示,眉眼生動;有的似在修煉,手結契印,目如垂簾;有的似在悟道,若有所思,若有所得。在這高接雲天的石窟,香火卻來得出乎想像的旺盛。在每座佛像前的香案上,都有成盒的檀香供人取用。這是僧人理解遊人攀登之不易,故而特設的。大凡遊人一片虔誠,艱難地攀越來此,自然逢佛進香,見佛必拜,求平安,禱健康。求完拜完,往功德箱塞些錢,表表心意,算是香錢,亦叫隨喜功德。

站在絕頂的石窟,彷彿使人置身雲天。片片白雲,唾手可得,涼爽的山風拂衣撩襟。放眼遠望,點點雄鷹背負青天,連綿的祁連山如浪似濤。此情此景,令人撫今追昔,思緒萬千......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肅南馬蹄寺 (2015-06-02) (圖)
字裡行間:怪傑高羅佩 (2015-06-02) (圖)
詩意偶拾:山海關情思 (2015-06-02)
遊蹤:你好,麗江 (2015-06-02) (圖)
豆棚閒話:同年之誼 (2015-06-02)
歷史與空間:仰天山的花 (2015-05-27) (圖)
書若蜉蝣:瘋狂:與平靜共存 (2015-05-27)
詩情畫意:七律.向陽花 (2015-05-27)
畫中有話 (2015-05-27) (圖)
亦有可聞:秋柳園畔憶漁洋 (2015-05-27) (圖)
浮城誌:摺 紙 (2015-05-27)
試筆:我最害怕的事 (2015-05-27)
歷史與空間:曼谷的氣質 (2015-05-26) (圖)
遊蹤:雕花的樓--東山三曲之三 (2015-05-26) (圖)
詩意偶拾:春天想念(組詩) (2015-05-26)
手寫板:家鄉的槐花 (2015-05-26) (圖)
豆棚閒話:財富 (2015-05-26)
歷史與空間:戰爭孤兒 (2015-05-20) (圖)
書若蜉蝣:盲人的禱告 (2015-05-20)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三)南朝高僧僧裕 (2015-05-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