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放眼江南說南京


放大圖片

■南京的各方面都顯示出大氣和包容。 新華社

文:王兆貴

「剌兒嘎,拉大鋸,拉倒姥姥門前大槐樹。破到板,做到船,載着寶寶上江南......」在我膠東老家,這首兒歌不知傳了多少輩,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人,沒有不知道這首兒歌的。說是歌,卻沒有曲調,也不是哼唱,而是像順口溜一樣有板有眼地念叨。其中的「寶寶」,泛指乳名,可以隨機替換,長輩唱給誰聽,就用誰的乳名。

於今想來,那時的「江南」二字,在我們這些小孩子的心裡,就像《天方夜譚》裡的「天方」一樣,朦朧,飄渺,遙遠。念叨兒歌給我們聽的長輩們,有幾個是「闖關東」回來的,卻很少有人到過江南,大家都說不清江南是什麼樣的。好在家家戶戶都掛畫,畫中的江南,多半有波光粼粼的水面,悠悠的小船,船上有搖槳的蓑翁,岸邊有飄拂的楊柳,柳下有犄角彎曲的黑水牛。除此之外,我對江南一無所知。

十多年後,兒時的夢境,被響徹江面的汽笛聲驚醒了,變成了坦坦蕩蕩的現實。長江水面之闊,港灣帆桅之盛,江岸轉運之忙,讓我目不暇接。在帶兵幹部的引領下,我們一行六十多個小伙子,坐了卡車換火車,坐了大船換小船,曉行夜宿,水陸兼程,來到了水網密布的揚州里下河地區,開始了嚴肅緊張的軍營生活。感覺上,這裡的風土人情酷似電影《柳堡的故事》。一打聽,果不其然,距軍營不遠的寶應縣有個叫留寶頭的地方,就是故事的發生地。現今的柳堡鎮,正是因電影的流行而得名。這裡水多,船多,碼頭多,蘆葦蕩多,卻不像老家畫中的江南那樣古樸,那樣閒適。

軍旅生涯的最大特色是動態,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過三四年時間,我便跨過長江,來到六朝古都南京,算是真正走進了江南,至今算來已逾40年。來到南京之後方知,所謂的江南是很難界定的。從區域上說,江南就是長江之南,而位於長江之南的省份多達十幾個,其中有大半是不被看作江南的。在地理學者、氣象學者、物候學者、民俗學者、方言學者和文化學者那裡,也各有各的劃分。江浙淮揚地區可以稱為江南,湖湘閩贛地區亦可稱作江南。

即便在文人墨客眼中,江南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古往今來,描寫江南風情的詩文不知有幾多,單是以江南為題的名篇,一時也難以備述。江南好、望江南、憶江南、夢江南等,已沿襲並固化為曲牌名,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溫庭筠、蘇東坡、周邦彥、李後主等等,都曾有讚美江南的名篇流傳後世。在李白的吟哦中,江南的景致離不開江浙皖一帶。杜甫《江南逢李龜年》,地點是在長沙。「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在杭州做過刺史,他所思念的江南,當在杭州及其周邊。而在杜牧的詩中,長江之南的金陵是江南,長江之北的揚州也是江南。「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韋莊筆下的江南直指南京,他避亂的地方包括金陵、潤州、婺州等地。宋代虞集之名,知之者不多,可他那句「杏花春雨江南」卻名滿天下。其實,有杏花春雨的地方又何止是江南呢?《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自稱是江南徐州人,讓人大惑不解。查考之後方知,他所說的徐州,是南徐州,即古之丹陽,今之鎮江也。

細說起來,江南之稱的辨析,在於廣義和狹義之分,或者說,在於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之分。據有人考證,江南一詞,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如屈原《九章》詩云:「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到了漢代,江南的稱呼已開始正式入典。漢樂府中因有「江南可採蓮」起興,後來就以《江南》為篇名。及至六朝時期,江南一詞的使用愈益廣泛。南朝齊謝脁的入朝曲,一上來就唱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謝脁在宣城做過太守,且大部分詩篇是在宣城寫就的,因而被稱作「謝宣城」。以宣紙聞名的宣城,在安徽東南部,緊靠江浙兩省。可見,他眼中的江南也是在江浙皖地區。唐貞觀年間,曾將天下置為十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後來又分為東道、西道。江南東道所轄地域,大約相當於今天的江浙皖地區,也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這是狹義的江南。江南文化起源於吳越,發散至周邊。其中心究竟是在南京、蘇州、杭州,還是別的地方,其實並不重要,因為它只是一個象徵傳統文化的符號,與其明確其地理位置,不如明晰其文化基因。

在南京這麼多年,感受最大的是它的大氣與包容。蘇州、杭州及其周邊古鎮,我也曾流連過時日,但感覺上與南京不同。從風光景物上說,在周莊、同里、甪直、西塘、南潯等古鎮,粉牆黛瓦青石街、小橋流水烏篷船、頭巾圍裙藍花布、旗袍團扇油紙傘,幾乎到處可見,其園林也盡顯小巧別致、幽雅閒適之美。這些景致雖然在南京的偏僻街區也偶爾得見,但從總體上看,南京的古蹟和園林格局比較大氣。如孝陵衛、秦淮河、玄武湖、夫子廟、西花園、江寧織造府乃至中山陵、雨花台等,不僅佔地面積大,而且視野開闊,氣勢宏偉。

從人文形態上說,南京雖說也屬江南文化圈,但在言談舉止、民俗個性方面,同吳儂軟語、儒雅倜儻的江南古風相距較遠。南京人較之蘇杭地區的人雖然顯得有些粗獷,但風格和氣質還是非常大度的。南京的地理位置,說南不南、說北不北,卻能兼容南北。無論你是來自長江以南,還是長江以北,乃至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南京人都不歧視,一律歡迎。

身在江南,卻不似江南,這是個問題,而且近乎悖論。想來想去,大概還得回到「金陵帝王州」這句詩上。讚金陵是帝王州的其實不止謝脁一人。諸葛亮評說:「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庾信賦曰:「昔之虎踞龍盤,加以黃旗紫氣。」李白詩云:「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民間的傳言,則出自風水大師,就是說南京這地方有帝王氣。由此人們推論,南京的口音和民性與帝王有關,更直接一點說,與當年統治南京的朱元璋有關。有人說,南京方言與皖北土話相近,並進一步考證說,朱元璋把家鄉鳳陽的土話帶到了南京,與南京方言雜糅在一起,形成了「藍青官話」,也就是當年的普通話。歸結起來,就是因為帝王之都的大氣,浸染而成了南京人代代相傳的大氣。當然,這不過只是一種說法而已。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放眼江南說南京 (2015-06-09) (圖)
字裡行間:錢鍾書評陳寅恪 (2015-06-09) (圖)
詩意偶拾:第一代黃埔女軍官的四大女傑(上) (2015-06-09)
生活點滴:父親的短信 (2015-06-09)
豆棚閒話:白蘭花 (2015-06-09) (圖)
歷史與空間:百家姓引發的一場悲劇 (2015-06-03) (圖)
書若蜉蝣:聆聽寂靜 (2015-06-03)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四)南朝高僧惠標 (2015-06-03) (圖)
詩意偶拾:抒情風雲雨 (2015-06-03)
詩意偶拾:感懷 (2015-06-03)
來鴻:大美國色 (2015-06-03) (圖)
心靈驛站:春.江南.雨 (2015-06-03)
試筆:我的少年夢 (2015-06-03)
歷史與空間:肅南馬蹄寺 (2015-06-02) (圖)
字裡行間:怪傑高羅佩 (2015-06-02) (圖)
詩意偶拾:山海關情思 (2015-06-02)
遊蹤:你好,麗江 (2015-06-02) (圖)
豆棚閒話:同年之誼 (2015-06-02)
歷史與空間:仰天山的花 (2015-05-27) (圖)
書若蜉蝣:瘋狂:與平靜共存 (2015-05-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