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豐富館藏 回應社區 藝術教育變奏曲


放大圖片

■鍾玉文從事藝術教育工作超過十年。香港文匯報記者 梁祖彝 攝

每當談到香港藝術發展時,論者一定拋出本地藝術教育不足,需要加把勁培養觀眾問題。到底藝術教育意味着甚麼?香港需要甚麼模式的藝術教育?怎樣推廣、誰需要被教育?這些問題很容易被淺化成搞多幾場展覽、做多幾個講座、開多幾個課程便可解決,藝術教育的本質往往被忽略了。

香港不乏藝術教育工作者,但缺乏政策的支持及長期的方案,以至未能有效地培養觀眾,讓大眾喜愛當代藝術。有見及此,記者邀來從事藝術教育工作超過十年、現於亞洲藝術文獻庫擔任教育及參與策劃的鍾玉文(Susanna)解畫,並以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簡稱AAA)作為例子,剖析藝術教育應該怎麼做才可滿足大眾的需求。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推動藝術教育最常見的方式是透過講座、工作坊、導賞等活動,請君入甕,帶大家了解不同類型的藝術品。這是很好的切入點,卻治標不治本,是針對特定背景或單一展覽而設的,觀眾所吸收的也只是片段式的資訊,成效成疑。而且這類活動往往是一次性的,沒有下文,並且與個人生活經驗脫離,除非對個別題目感興趣,否則難以吸引人參與。

誤解藝術教育工作

鍾玉文指出,香港藝術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不持續,沒想過要如何配合整個藝術系統,「配合系統有幾方面,一來要持續,二來不同機構之間可以合作,第三是學術方面。香港有人讀藝術,有人讀教育,但沒有人讀藝術教育,當然香港教育學院有藝術教育這門課,但他們都只教課堂上的東西,而不是說在整個藝術生態裡,教育飾演甚麼樣的角色。」反觀外國,藝術學院有一個教育部門,學生修讀藝術的同時,也會牽涉到藝術的社會及教育功能。

此外,藝術教育不止是「學校的工作」,很多人有錯覺,認為藝術教育便是指中學的視藝科或大專院校的藝術課程,「如果今日我選了藝術作為選修科,那麼藝術教育去到中三就完結,除非以後我有興趣再去博物館看展覽,否則我的藝術教育便停下來了。」因而藝術教育不應局限於課室裡,而是通過政府、公營及私營機構的配合,讓不同年齡的人都有持續學習的機會。

而最為人忽略的便是藝術教育的對象,教育需要學生、老師共同參與,但鍾玉文發現,很多老師不懂得教當代藝術。「一方面是他們欠缺材料去教,另一方面他們是舊學制培養出來的老師,當然教統局亦有一些培訓讓他們適應新高中課程的轉變,但始終欠缺當代藝術知識。」所以藝術教育不應只以學生為對象,同時亦要兼顧老師的不足,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

海外取經開拓觀眾

鍾玉文加入AAA超過十年,最初AAA以建立亞洲當代藝術館藏為目標,當時受資源所限,只能將目光放在研究、學術方面。「2005年加入時,只有四個同事,那時關於當代藝術的討論並不多。」後來在有心人捐贈書籍及與各機構建立起關係後,館藏愈來愈豐富,AAA亦開始拓展教育工作。「現在多了很多展覽,但幾年前只有一年一度的Art fair,而Art fair又與商業掛鈎,那時我們就想作為一個文獻庫、一個獨立的空間、非政府非商業的機構,可以做些甚麼事。」從2008年開始,他們一群人試驗了很多活動,譬如讓老師、學生即時回應新高中課程,開設論壇討論廿一世紀博物館的生態,籌備「夢.想.繆思庵(What is your Dream Museum?)」項目等。更因為「夢.想.繆思庵」項目,她得到倫敦泰特美術館的賞識,獲邀前往考察及參觀其教育部門,短短十天讓她了解到原來做藝術教育工作要「target oriented」。「香港大部分博物館都面向公眾,因為它們都是公營博物館,但在歐美有很多私營博物館或獨立空間,可以面對特定的對象(specific target ordinance)。」這也啟發AAA開啟老師、學生等教育工作。

其後在2010年,鍾玉文以「考察美國藝術教育及觀眾拓展」為題,申請了亞洲文化協會的獎金,前往美國考察當地著名的博物館及藝術空間,而這三個月的考察亦讓她進一步思考藝術與社區、觀眾的關係。她走過十多個城市,發現每個地方的藝術空間都有不一樣的氛圍,譬如紐約的曼克頓第五大街,很熱鬧、有很多遊客,那裡的博物館不存在觀眾拓展問題;但紐約的布魯克林區則不一樣,是多元文化種族聚居的地方,「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有很好的館藏,卻不像市中心的博物館有那麼多觀眾,所以他們要想辦法提升人流。」博物館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都舉辦活動,短短幾小時竟吸引了一萬四千人參與,「他們每個月都設定一個題目,如南美女性,而這個主題恰恰又回應區內的居民,並透過電影放映、講座、表演、舞蹈派對等帶出討論。你想想,一個博物館聚集這麼多人其實有很大風險,就像人們擠在一個舞池裡狂歡,而旁邊正好又有一件藝術品。」這次的體驗也讓她意識到以主題連繫觀眾的重要性,「找相關的人來做講座、做讀書會,找當地的藝術家來表演,更要想辦法將館藏與活動連上關係。」

馬會M+凝聚力量

得益於這些海外經驗,AAA在活動設計上更為靈活,並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年齡層、不同身份的人設計活動,如每年三至七月專為老師籌備的「教學實驗室」、專題工作坊等;今年更增設了「再見藝術退修日」,老師與幾位藝術家一同遠離繁囂,重新審視和探討藝術與教學之間的關係。學生方面,除了每年定期舉辦「藝術夏令營」及「實驗課堂」外,早前主辦方亦針對藝術就業前景而舉辦了「青年藝術從業沙龍」,讓應屆藝術系畢業生與從業員交流分享。值得一提的是下周六舉行的《開放周末》,以上環社區面貌的轉變為主題,活動涵蓋電台廣播、手造書、限時店、電影放映會、演出等,形式有點像布魯克林博物館的活動,相信能凝聚不少上環居民。

鍾玉文強調,藝術教育非一朝一夕可完成,也並非一人之事,需要公私營組織、政府、學校的配合,才可以愈做愈好。「我們只是一個催化劑,帶動大家去做更多事情。」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即將成立文物部及當代藝術部、M+開始搞夏令營,意味着愈來愈多機構願意擔起藝術教育使命,但路還很長。

相關新聞
豐富館藏 回應社區 藝術教育變奏曲 (2015-06-27) (圖)
K11推藝術課程 (2015-06-27) (圖)
走東走西:高跟鞋風波 (2015-06-27) (圖)
走東走西:交互式城市體驗展 穿越法國 迷失里昂 (2015-06-27) (圖)
在「一帶一路」上 展現文化軟實力 (2015-06-24) (圖)
廖靜文:用一生紀念徐悲鴻 (2015-06-24) (圖)
六位藝術行政人員獲選前往海外培訓 (2015-06-24)
內地最大美展永久展館開建 (2015-06-24) (圖)
活化古蹟 在社區 回溯過往 今昔情 (2015-06-20) (圖)
走東走西:魔鬼化身 (2015-06-20) (圖)
粵劇推廣刻不容緩 (2015-06-20) (圖)
「發跡香港」:糅合歷史與藝術的創意廠房 (2015-06-17) (圖)
香港工業「知多D」 (2015-06-17) (圖)
愉景新城父親節獻禮 國寶級書法大師和志剛首度訪港 (2015-06-17) (圖)
「冊府千華-西域文獻保護成果展」國圖開展 于闐文《對治十五鬼護身符》長卷亮相 (2015-06-17) (圖)
PMQ成績理想 商戶冀望續租 (2015-06-13) (圖)
本地設計受追捧 (2015-06-13) (圖)
建築公司隱匿其中 (2015-06-13) (圖)
走東走西:精神病藝術家 (2015-06-13) (圖)
何百里重臨香港 傳承嶺南畫派藝術 (2015-06-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