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已經連寫了兩篇《機器人來了》和《機器人問題》,本想換個題材,但剛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則微信,使小狸又改變了主意,決定再寫這一篇《挑戰》。真是說不完的機器人啊!
朋友的那則微信說:「最近去亦莊參觀了平治汽車的總裝流水線,看到普遍使用了機器人,就問了陪同者兩個問題,其一是機器人在整體製造過程中的工作量佔比是多少?答曰是百分之三十七左右;其二是此廠與德國平治本部的勞動生產率相比如何?答曰是九比一吧。」
聞此,小狸不能不有些吃驚。那亦莊是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小狸還是有些了解的,卻不曾料到其中一間廠竟藏着百分之三十七的機器人!更未想到的是,在小狸眼中曾經很牛的「北京平治」卻原來比人家那個母國公司的勞動生產率還差着十萬八千里呢。
這肯定不完全是機器人使用率的差距,但這麼大的差距,卻又肯定跟機器人的使用多少脫不了關係。
於是小狸又進一步注意到日本。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七月十日的一篇文章介紹說,五月十五日,日本成立了一個「機器人革命行動委員會」,其宗旨是擴大機器人在整個日本產業界的應用,目標是到二零二零年將日本機器人的年銷售額從目前的六千億日圓(約四十九億美元)擴增至二點四萬億日圓。實際上,日本早已是工業機器人全球最大的供銷商了,二零一二年的銷售額已達三千四百億日圓,約佔全球市場的一半。日本在機器人生產與銷售領域的挑戰實在不可小覷。
除日本外,自二零零九年以來,韓國的機器人銷售額已翻了一番,在二零一二年達到二點一萬億韓圜(約十八億美元)。韓國政府的目標是到二零一八年使機器人銷售額達到七萬億韓圜。由韓國政府資助、投資總額達六點六億美元的「機器人樂園」將於明年開幕。與此同時,首爾還會投資一點一萬億韓圜以推動韓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韓國的挑戰,同樣不可小覷。
還有美國,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七月九日報道的《機器寫手進入華爾街》暫且不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七月六日的刊文《美日巨型機器人大戰》絕非是一個噱頭,它說的是:「上周,波士頓一家致力於研發戰鬥機器人的創業公司梅加伯茨公司,通過YouTube視頻,向唯一的競爭對手 - 日本水道橋重工發出挑戰。而水道橋重工隨即接受挑戰。」
瞧,人家又「挑戰」又「應戰」,還「唯一」、「唯一」的。中國,我們的中國,在這場「未來對決」中,真渴望進一步看到你那「會當凌絕頂」的神武英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