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笑
繼重溫一眾名編劇的作品後,香港電影資料館將推出新節目「仲夏夢影:夏夢從藝六十五載誌慶」,放映十三部由夏夢主演或監製的電影作品,讓觀眾一睹這位「夢美人」艷壓群星的氣派,及其靈動多變的銀幕風姿。
夏夢原名楊濛,十七歲開始從影,能歌擅舞,自小受喜愛京戲的父母薰陶而酷愛戲曲。為了演好越劇電影《三看御妹劉金定》(1962)和《金枝玉葉》(1964),她特意到上海越劇院學習和鍛煉戲曲的身段和功架。《三看御妹劉金定》講述巾幗英雄劉金定跟戶部尚書之子封加進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夏夢飾演的劉金定,散發一種古典美人的嬌媚,戲中與父出征平寇,又見英氣十足。而她在《金枝玉葉》則飾演嬌生慣養的昇平公主,向唐皇代宗哭訴被夫婿郭曖責難,唐皇假意定郭曖死罪,最終令兩口子和好如初。夏夢在戲中台型和做手兼備,跟有「越劇界任劍輝」之稱的丁賽君演鬥氣夫妻,既展示越劇的藝術造詣,又充分掌握電影調度的靈活性,令劇情更富娛樂性。
夏夢擁有渾然天成的古裝氣質,深受導演、編劇喜愛,除了以上兩齣作品外,她亦飾演金庸為其度身訂造的劇本《絕代佳人》(1953)中的趙國美人如姬、《孽海花》(1953)的不幸煙花女子等。
她亦參演過多部風格各異的作品,如《眼兒媚》(1958)、《娘惹》(1952)、《關在屋子裏的人》(1960)、《日出》(1956)、《同命鴛鴦》(1960)、《新寡》(1956)、《故園春夢》(1964)等。
夏夢從影十七年,拍攝影片約四十部,是長城影業的首席女演員。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她拍完《迎春花》後退出影壇。八十年代初復出開辦青鳥影業,擔任電影監製,其開山之作便是與許鞍華合作的《投奔怒海》(1982)。此片用三年時間拍攝,最終收穫高票房及好口碑。她監製的另一部影片《似水流年》(1984)亦好評如潮,以含蓄恬淡的詩意和清新雋永的風格刻劃人物之間微妙的情感騷動,追念美好回憶,抒發鄉土情懷,加上當年梅艷芳又把電影同名主題曲唱得家傳戶曉,影片最終獲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六個獎項。
以上提及的電影將於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日放映,主辦方亦於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時在資料館電影院設「夏夢銀幕形象」座談會,由羅卡和吳君玉主講,而九月十九日的場次則設映後談,由蒲鋒主講。
此外,「仲夏花映紅──65載銀影夢」展覽亦將於八月二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在資料館一樓大堂舉行,展示夏夢主演的電影劇照及珍貴個人照片,並播放早年夏夢的專訪及相關電影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