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不諳中文的少數族裔學生要升讀本港大專課程困難重重,據香港融樂會昨日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186個有提供完整資料的課程當中,多達71%課程無法配合不懂中文的學生。至於具中文聽、說能力但不能讀、寫中文的學生,仍僅50%課程適合報讀。據了解,一些以英語授課的課程,卻要求學生以中文面試,變相增加非華語生的入學難度。
香港融樂會早前以電話或電郵向553個副學士、高級文憑、基礎文憑、文憑、中專教育文憑、毅進文憑及證書等課程,查詢少數族裔修讀有關課程的入學安排及課程內容,其中共有257個課程回應。
能聽說僅可讀半數課程
昨日公佈的調查發現,部分專上教育課程以中文教學、具中文必修科目、未就非華語學生語言需要作出調適、收生時不接受其他中文資歷,及用中文面試等,令非華語生難以入讀。該會綜合了186個有提供完整資料的課程當中,高達71%(132個)不適合完全不懂中文的學生;而對具中文聽、說能力但不能讀、寫中文的學生而言,亦僅有50% (93個)課程可作選擇。
單是教學語言方面,在257個已回覆的課程中,44%主要以中文教學;而在以英文作主要教學語言的課程內,達72%課程設有中文必修科,其中10%課程不會為少數族裔作出調適。
針對少數族裔學生多以綜合中等教育證書(GCSE)和普通教育文憑(GCE)中文卷代替中學文憑試中文科成績,但在30間院校中,只有20%在官方網頁上列明非華語學生的其他中文成績最低入學要求,13%(4間)院校表明不會接受其他中文科考試成績,大部分院校則指要視乎個別情況而定。
英文授課需以中文溝通
巴基斯坦裔的Zahid在職訓局完成了基礎文憑課程,並立志成為社工,於是報讀了兩間專上學院的相關課程。他以GCSE中文科B級成績欲取代文憑試中文科,不過由於不能以流利中文溝通和讀寫中文,結果在面試中啞口無言;而另一間院校雖以英文授課,但校方指即使他獲取錄,實習機構都以中文溝通,恐怕他無法畢業。Zahid苦無辦法下,現在改為修讀市場學副學士課程,令他非常失望。
融樂會計劃主任卓文寶表示,現時本港學校的中文課程為母語學生而設,沒有為少數族裔提供適當配套,該會促請教育局在這方面多做工作,並鼓勵及支援各大專院校為非華語學生提供中文進修機會,以改善有關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