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增土地供應 改善住屋問題


黃 敬博士 社區、建造及工程專業發展中心總幹事

作為國際都會,香港的住屋情況是令人遺憾的。在這裡,山頂豪宅創出全球住宅或亞洲住宅呎價最高的紀錄,豪宅的主人享受着寬敞的居住環境,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觀;但同時在距離豪宅短短15分鐘車程的地區,卻仍然有數以十萬計的貧窮人士居於籠屋,生活環境惡劣。

眾所周知,香港是全球樓價最高的地方。根據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公佈第11份《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香港樓價入息比率高達17倍,即一般港人須連續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業,很多月入約4萬元的年輕中產也表示未能負擔樓價,無法組織家庭;諷刺的是,高樓價並未換來較佳的居住環境,港人的居所同樣處於亞洲最小之列,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50平方呎,遠較新加坡、首爾、東京、上海、台北等亞洲已發展地區為低。再來就是房屋規劃的美感問題了。由於香港近半人口居於資助房屋,建築風格是相當統一的;至於私樓方面,寸金寸土,多數發展商均希望盡量利用建築面積,不留下剩餘空間,外觀上的設計可謂大同小異。有建築師說過,香港的房屋風格是最單調和最簡單的,實在是恰如其分的評價。

毫無疑問,香港的住屋問題必須透過大刀闊斧的手術來改善,當中最關鍵的一環,無疑就是大幅增加土地供應。香港有700多萬人口,每年接待的遊客逾5千萬人次,土地面積卻只有1,108平方公里,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但另一個更叫人驚訝的數字,是香港的已發展面積只有兩成多,約七成的土地面積是未開發的,當中有四成多是郊野公園用地。再深入發掘一下數據,香港總面積中,只有百分之七是用來興建房屋的,當中更有百分之三是鄉村用地,亦即實際上只有百分之四的土地是用以興建公屋、居屋和私樓!試問一下,港人的生活空間怎樣擴大呢?居住環境又如何改善?

事實上,除居住面積外,樓價高企,發展商不重視設計,亦與土地供應缺乏離不開關係。故此,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不但是改善港人住屋問題的最重要一環,更是個逃避不了的起步。當世界上其他已發展地區都聚焦於改善住屋質素的時候,香港卻疲於奔命應付新建房屋的土地需求。連夠不夠土地興建更多房屋尚是未知之數,又豈敢奢望改善市民現時的居住環境?當然,在一個現代民主社會,大幅增加土地供應除了有賴政府的意願外,還要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及市民的配合支持。大眾又願意齊心撐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發展新住宅區,改善港人居住環境嗎?

相關新聞
陳文敏爆料負隅頑抗 踐踏港大制度聲譽 (2015-08-25)
廿四味:毛孟靜渲染「種票」疑雲抹黑建制派 (2015-08-25)
把握時代機遇 投入「一帶一路」建設 (2015-08-25)
頂天立地:支持新生力量 振興愛國傳媒 (2015-08-25)
增土地供應 改善住屋問題 (2015-08-25)
黃之鋒抵賴狡辯毫無悔意 (2015-08-25)
西方走廊:美國渲染「中國威脅論」以鞏固霸權 (2015-08-25)
校友在港大發展中究竟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2015-08-24) (圖)
廿四味:范國威樁腳被撬眾叛親離 (2015-08-24)
「一帶一路」系列文章:中國應構建「一帶一路」政策支持體系 (2015-08-24)
「滬台論壇」堅持「九二共識」 (2015-08-24)
李源潮寄語港青 明史蓄志譜新篇 (2015-08-24)
打擊場外配資宜導不宜堵 (2015-08-24)
貧富兩極化 人人是輸家 (2015-08-24)
香港宜居排名大跌的警示 (2015-08-22)
香港應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 (2015-08-22)
《蘋果日報》造謠誹謗罪有應得 (2015-08-22)
圍堵中國背後處處見美國 (2015-08-22)
來論:港大人文學院院長顛倒黑白誤導年輕人 (2015-08-21)
廿四味:黃之鋒大談「政治檢控」為逃避刑責 (2015-08-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