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資深傳媒人
國際反華勢力及其香港追隨者,內外勾結,興風作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操控傳媒,挾持民意,將香港搞得漫天風雨,雞犬不寧。所有愛國愛港的人,都應該對這種令人傷感的逆天現象作出深刻反省,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的任由反中亂港者肆虐,毀了七百萬人的美好家園,把大好一個香港玩死為止。
香港有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現象,那就是對國家民族有深厚感情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相反,搞亂香港,對國家沒有感情的,卻是較為年輕的一群。其實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見證了中國重重苦難的,正是那些飽經滄桑的老人,但他們對國家民族仍抱有深厚的感情,雖吃盡了苦頭,卻九死而無悔。相反,香港年輕一代大多成長在回歸之後,一直受到社會的保障,國家從來沒有虧欠他們,然而,他們當中有些人卻全無感激之心,反而事事針對內地,甚至投向國際反華勢力的懷抱,公然打出「港獨」的口號,做盡反中亂港的勾當。
增強愛國傳媒力量刻不容緩
問題在哪裡呢?就是香港雖然回歸了,但思想意識形態陣地卻沒有回歸,除了部分重要的權力仍掌握在港英餘孽手上,學校、傳媒也沒有多少改革,更為嚴重的是,部分頑固不化,甚至是對國家存有敵意,陰謀變天的人掌管了教育大權,利用他們手上的工具,繼續為年輕一代洗腦,企圖將學生變作顏色革命的炮灰。若長此以往,香港的前途是難以讓人看好的。在這種情形下,愛國教育更形重要。可惜,回歸十七年來,愛國傳媒並沒有隨着國家形勢大好而有所成長,相反他們越戰越弱,噩耗頻傳:《新晚報》曇花一現;《新報》無疾而終;《成報》生死未卜;亞視力盡而亡......剩下來的就只有《文匯報》、《大公報》等官方傳媒,旗幟鮮明的愛國傳媒人已幾無立足之地!
在這萬馬齊喑之際,傳來一個好消息,報載前亞視老闆邱德根老先生的後人邱達昌先生,聯同其他好友,決定要成立新亞電視,以傳承先父之遺志。邱老先生是一個傳奇人物,他以勤儉起家,打造了不少香港傳奇,雖然在下和他缺一面之緣,但也聽過不少有關他的故事。比如說他連公司用的廁紙也要節省,過年派十塊錢的紅包還要用支票支付。奇怪的是,這樣一個跡近「吝惜鬼」的人,卻贏得了亞視員工的尊敬和愛戴,他也是唯一一個經營亞視能轉虧為盈的管理高手。由此可見,他刻薄的是自己,節省是為公司,但他從來不拖欠員工的薪酬。在他已經離開亞視,亞視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同情亞視員工冇糧出之苦,叫兒子代付亞視員工的薪酬,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重。更令人有信心的是,邱先生和他的好友,都是實力強的愛國人士,總經理何定鈞先生管理經驗豐富,為人厚道,在影視圈頗得人緣。所以,我們對邱達昌先生再度進軍影視業,寄以莫大的希望和信心。新亞電視的成立,將會增強愛國傳媒的力量,在妖氣漫天之際為香港帶來一陣清風。
不過,香港影視業正處於低潮,在這時候搞傳媒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如果得不到各方面的支持,一切只會事倍功半,如果新亞電視再遭挫折,那將會令愛國人士感到沮喪和絕望。其實,香港愛國人士並不少,他們對今日香港的前途感到憂心忡忡,他們願意出錢出力,為國家做點事,讓香港回歸正途,他們不求回報,不計得失,只求得到國家和政府的肯定,免得熱屁股貼在泠板凳上而已。如果這樣卑微的要求也得不到回應,又如何能不讓人感到心灰意冷呢?
不能任由反中亂港者肆虐
香港回歸以來,中央政府一直信守港人治港,不干預香港事務的承諾。不過,君子之風造成小人可乘之機,國際反華勢力聯同他們的追隨者,內外勾結,興風作浪,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操控傳媒,挾持民意,將香港搞得漫天風雨,雞犬不寧。二十三條立法一再受挫;國民教育被歪曲為洗腦;「佔領中環」公開挑戰治法;「港獨」打着「龍獅旗」猖狂叫囂;最近,連關係到香港民主發展的政改方案也被橫蠻否決。這一切,難道與香港的話語權掌握在誰手上無關?難道愛國陣營還要韜光養晦,逆來順受嗎?
特首梁振英先生說,香港的情況已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過去消極不干預的政策應該轉為有限度的干預,此話一點不錯。不過,干預的範圍不能只限於經濟,更需要擴闊至政治和教育範疇,因為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眼睜睜的任由反中亂港者肆虐,毀了七百萬人的美好家園,把大好一個香港玩死為止。
「百年國恥猶在目,十七年來風雨纏,回歸未圓中國夢,忍氣吞聲又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