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彭兆基如助家人般服務區內街坊。
反對派多年來經常炒作所謂「蛇齋餅粽論」,誣衊建制派多資源「吸選票」,試圖抹煞別人在社區默默耕耘的努力。民建聯社區主任李嘉盈坦言,反對派經常宣稱沒有資源,事實上他們在地區派發的所謂「蛇齋餅粽」還要多,只是他們總會持雙重標準,自說自話。例如建制陣營舉辦曲藝活動、派發齋菜,他們會扣帽子說成「籠絡街坊」;當反對派同樣舉辦曲藝活動,則是「鼓勵文化藝術」、「關心社區」。
李嘉盈又不齒反對派經常醜化建制陣營「無後生仔女」、「思想死板」、「做人肉錄音機」等。她慨嘆在當今政治化的社會氣候,打着民建聯旗號做社區實務,經常會招人惡意攻擊,但她始終堅持為社會出一分力,「破壞容易建設難,我認同一個有承擔、有建設的政黨,畢竟社會民生事務,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就能解決問題。」
堅守地區崗位 盼以事論事
去年的違法「佔領」令香港社會嚴重撕裂,李嘉盈直認在朋輩中承受壓力,「以往都會分享自己對社會事務的見解,奈何大家心目中的秤都未必平衡,也很難中立地作出分析。有朋友會不贊同我的工作,make fun of you(取笑你),有時也會因此不開心。」
可幸,家人的支持及不認輸的執着,成為她堅守地區崗位的原動力,「今天很多人的觀點偏埋一邊,沒有批判思考,社會的黑白是非已經顛倒。參與建設的一群反而被瘋狂抹黑,我希望自己能用行動,改變別人這種想法,希望大家不再是望你的政黨logo(標誌)作結論,而是以事論事,看你的實績。」
同樣在熱熾的政治氣候中服務社區,彭兆基也感慨今天香港社會彌漫一股攻擊謾罵之風,但在社區打滾了10多年的他,回想起香港在2003年陷入23條立法爭議,他形容那時候非黑即白的政治攻訐、壁壘分明,更令人心痛難耐,「當你身穿民建聯制服,即使你只是在地區做驗血糖服務,都會有路人衝上前指着你來鬧。」
冀理性力量支持社區
回望近期的政治紛爭,彭兆基期盼更多理性力量支持社區發展。他亦慶幸環顧身邊朋友圈子中,大多都成家立室,思想較沉穩成熟,看事物也較客觀全面,「說到底,大家都希望香港社會穩定,不願見到香港這個家出亂子,即使有朋友支持反對派,但最重要是大家都不逾越互相尊重、互相包容這條底線。」
■記者 李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