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絲
走過街邊的臨時市場,看到有婦人在叫賣香瓜,聲稱是純正的有機水果,都是用農家肥種的。我遠遠看過去,那些被堆放在竹簍裡的香瓜,樣子真是不太好看,一個個歪歪扭扭的,很多還佈滿了裂紋,像是一堆生長到一半就驟然停止了的廢品。很多路人掃望一眼,腳步都不願意停下來。
見我駐足觀望,婦人隨手從竹簍裡拾起一個香瓜,用小刀剖下一塊,請我嚐嚐。我試吃後發現,瓜確實很甜,質地也是綿密生脆,口感一流,很難想像外形如此醜陋的香瓜竟然這麼好吃。當下買了不少,帶回家與人分享。
在缺少水果的年代,香瓜以好種又具產量、多汁甜美等優點,是鄉民換取油鹽錢的一大經濟來源,凡宅院前後有空地或自留地,都會見縫插針栽種,由是也成為嶺南果物的重要代表。以前的水果多是在國營果品店裡出售,唯有香瓜是例外,到了果熟時節,鄉民會由家裡的青壯勞力,用一隻大竹筐裝了香瓜,載在自行車的後邊,到城市裡沿街叫賣。他們戴着尖頂的竹殼帽,踩一輛大單車,經常跑到學校門口做學生的生意。
這種時候,香瓜就不再用秤稱斤論両了,而是按個賣或按堆賣。幾個大大小小的香瓜搭放在一起,標一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價格。香瓜的香味宜人,口感也是脆甜多汁,清爽可口,很受學生歡迎,買了拿到水龍頭下略一沖洗,無須削皮,就可直接啃食,享受那種簡單快意的甜美。
我有一次到鄉間行走,看到一塊很大的山坡地上一壟壟的全是香瓜藤,結着拳頭大小的果實。問人才知道,香瓜好生長於沙質的土地,從這種沙坡地裡結出來的香瓜也特別甜。我當即摘食一顆,瓜的表面佈滿了瘢痕和纖維脈絡,樣子顯得土而老氣,但是吃起來卻味道清甜甘脆,香氣也很濃郁,確實是上品。反倒是那種外形很好看、表皮光潔無紋的香瓜,卻中看不中吃。有過這樣一次經驗,我知道香瓜不是賣相好看的,品質就好,那些外形醜陋不起眼的,反而有可能讓人打心底地由衷歡喜。
香瓜通常都是被作為水果鮮食,冷藏後風味亦佳,但是近年卻有別出心裁的人嘗試用香瓜做菜,還衍生出了不少相關的菜譜。如將香瓜從頂處開一口子,挖出裡面的籽瓤,然後填入用白糖、果脯拌過的糯米,上灶蒸熟,再勾芡調味,淋在香瓜上面,就可作為一道甜點上桌。
還有一種做法是把香瓜去皮去瓤,切成塊狀,合以蝦仁、雞胸肉一道烹炒,目的是藉香瓜的香氣、以及生脆甜美的口感來為菜增味。雖然我沒有嚐過這道菜的味道究竟怎樣,光是看,就覺得創意很不錯,因為既有烹調的藝術,又有生活的藝術,這種具有鮮明解構特徵的吃法,也就是現代人所追求的飲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