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火把節「朵樂荷」。主辦方供圖
■劉銳
第七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八月八日在西昌市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火把廣場舉行。「火把狂歡夜」,連綿細雨,卻澆不熄人們的熱情。西昌主城區燃起四十個大型篝火堆,十七個縣市的幹部群眾身着民族裝引領着遊客,或手拉手圍着熊熊篝火跳起達體舞,或手持燃燒的火把巡遊,無數火把閃耀雨夜;洛古波鄉的彝族歌舞、畢摩表演,民族風情濃郁令遊客交口稱讚,高潮時,山上與廣場的火把連成一線,呈現「滿天星斗落人間」壯觀場面。據不完全統計,當晚約四十三萬人次參與火把狂歡。
「火,是靈魂;火,是生命;火,是崇拜的圖騰!」這是涼山人對火的理解。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是涼山彝人過火把節的時候。各山寨請出德高望重的長者擇定吉日,按祖先選定的場地集數地群眾舉行。節日準備十分考究,姑娘的準備重在盛裝和飾品上;小伙子的準備在參賽公牛和駿馬上,練習摔跤技藝,意在英武奪魁,一展風采;少年兒童則上山採蒿稈,紥製祭天蟲的火把;老人們最忙碌,釀美酒、磨蕎麵、選肥羊、挑雄雞,為節日準備美味佳餚......
火把節一般持續三天。
第一天,各家各戶打掃房屋,清洗炊具,殺雞宰羊籌辦豐盛的節日晚餐。傍晚,一家人圍着火塘,品酒食用,舉杯歡慶。月上樹梢時,人們走出家門,點燃手中的火把,走向原野,走向山岡,高唱「朵樂荷,朵樂荷!燒死吃莊稼的蟲,燒死豬牛羊馬瘟,燒死傷寒與瘧疾......」歌聲陣陣,人海茫茫。
第二天,是節日的高潮。清晨,身着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湧向火把節場地。這一天,小伙最帥,姑娘最美,「小伙子壯如山,脊樑比山硬;姑娘美如水,心靈比水淨。」最熱鬧的是鬥牛、鬥羊、鬥雞,還有賽馬、選美、摔跤等,最具神秘色彩的是阿哥的愛、阿妹的情。
當晚霞映在大地,參加完各種文體比賽的青年男女,打着黃油傘,成雙成對,輕輕唱着情歌,悠悠撥着口弦,走向山林,走向溪畔。口弦是談情說愛的好幫手,無意者,弦音似山路,彎彎曲曲,坎坷不暢;有意者,弦音如小溪,如雲似水,輕柔纏綿。情弦聲聲,山醉了,水醉了,人也醉了。有意的男女成雙走向林間,打開黃油傘,遮住了霞光,遮住了月亮。男的捧出水果糖放在女的面前,拿出花手帕給女的戴上;女的掏出家釀美酒讓男的暢飲,酒未醉,人已醉,雙雙掉進蜜糖裡......
第三天,各種比賽活動繼續進行。是夜,各家各戶點燃火把在院壩祈求牛羊肥壯,六畜興旺。隨後,全寨把燒剩的火把集中堆於村口牛羊出入的路邊,燃起熊熊篝火,旁邊放小石九粒、草九根,象徵數不清的牛羊來吃鹽,收不完的莊稼堆成山。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被譽為「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隨着歷史的演進和社會的變遷,如今,涼山彝族火把節已形成為薈萃彝族民間體育、民間文化和民風民俗為一體的盛大節日。已成為具有一定內地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節、旅遊節、招商節,成為展示涼山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