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豆棚閒話:一隻知了的命運


■孫貴頌

我家住在社區的東邊,緊鄰一條馬路--這條馬路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金馬路。馬路與社區的交界,是一排高大的速生楊樹林。每到夏天,尤其是雨後的傍晚,常有蟬的幼蟲從地下鑽出。牠們將堅硬的泥土拱破,形成大拇指粗的一個圓洞,爬出來,就近找到一棵樹或一根草,在上面開始生命的蛻變--化蛹成蟬。

剛鑽出土的蟬蛹有一個正式的名字,叫「複育」,源為「蝮?」或「蝮育」。東漢王充《論衡.論死》云:「蟬之未蛻也,為蝮育;已蛻也,去蝮育之體,更為蟬之形。」然而在民間,人們根本不知道蟬蛹還有這麼一個名字,有的稱牠「知了龜」,有的叫牠「知了狗」,有的喊牠「知了猴」,還有的喚作「爬杈」,大概因為牠一出土就忙不迭地往樹上爬。

為什麼要如此匆忙呢?因為複育--知了龜這東西,是可以吃的。在中國,但凡一個動物,只要與吃字沾上邊,多少人的眼睛立馬就盯上了,尋覓下手的機會,如能逮到,就可一飽口福。可憐知了龜這種動物,雖然長相不雅,但卻好吃,自然就受到人類的刮目相看和「特殊照顧」。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在夏天,每當太陽落山之後,我們社區東邊的那排楊樹底下,便有絡繹不絕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請自到,如趕集似的。有的借助路燈的光亮,有的打着手電筒,他們的目標,都是為了找尋剛從土裡鑽出來的知了龜。一棵樹的周圍,一晚上不知要經受多少雙眼睛翻來覆去地搜索和端詳,那情景,簡直比用篾子梳頭還要徹底。幸好它是一棵樹,如是一位姑娘,不知要羞澀到何種地步。

這一天的晚飯後,我照例外出散步。出了社區大門,沿着東面的人行道走着。在旁邊的楊樹林裡,早有男男女女在尋找知了龜。有的專注於地面,有的死盯着樹幹,腳步時快時慢,電筒晃來晃去。今年天旱,知了龜的市場價格直線上揚,已經從四五十元一斤飆升到六七十元一斤。找到一個知了龜,相當於從地上撿到了七八毛錢。在我們這裡,大凡去飯店用餐,一般的做東者,都會點上一盤油炸知了龜。菜端上桌子後,大家的筷子很快便伸向那裡,吃得不亦樂乎。

突然,我發現有一棵楊樹上,有一個黑點。憑感覺,那是一隻知了龜--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夏天也幹過逮知了龜的營生。不過,那時逮到之後,好像沒怎麼吃過,都是用一隻小筐子將牠扣起來,待到第二天早上,便變成了一隻知了。那時覺得這是一件十分奇特的事情。然後用一根細線,將知了捆起來,讓牠在屋子裡面橫衝直撞。這個辦法當然也剝奪了知了的自由,但畢竟使牠完成了生命全過程--看到這個黑點之後,我立刻跳進楊樹林裡,一伸手,就將那個黑點抓到了手裡。果然是一隻知了龜!我將牠小心地握在手裡,知了龜顯然感到恐懼和緊張,用兩把刀似的前爪,不停地撓我。我當然不能將牠放走,否則立刻就會有人發現牠,逮住牠。這時,我真的為這隻知了龜慶幸,慶幸牠被我發現,落到了我的手裡。我也不散步了,握着那隻知了龜,快步走回了家。找來一個小竹筐,將這隻知了龜扣到陽台的桌子上,讓牠自己完成生命的蛻變吧。

蟬這種動物,無論是其幼蟲還是成蟲,都是以樹汁作為養料。牠們對於樹木,無疑是一種傷害。也因此,牠被人類歸為「害蟲」。當「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着夏天」,正是蟬在歡快地吸食樹枝汁液。所以在人們不知疲倦、興趣盎然地尋找知了龜的時候,基本沒有人反對或指責這種行為。然而,「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我卻在想,如果人類不加節制地抓捕、食用,不遠的將來,這種叫做蟬的動物會不會滅絕了?當夏天聽不到知了的叫聲時,那還像個夏天麼?也許到那時,瀕臨滅絕物種的名單上,有一個叫作「蟬」的動物赫然在目--我們把知了龜吃光了。

天一亮,我就趕緊跑到陽台上,輕輕地掀開蓋着的竹筐,只見一隻黑色的知了已經靜靜地趴在桌子上,眼睛亮晶晶地,翅膀透明。而牠脫下來的「衣服」,則倒懸在竹筐的上面。看到有人,牠顯得很緊張,叫了兩聲,是求救,是示威,抑或是求饒?不清楚。我一把將牠逮在手裡,牠叫得更響亮,也更悽慘。我打開窗戶,想將牠擱到紗窗上。不想,這隻知了僅在紗窗上一停,一聲鳴叫,立刻展翅高飛而去!

相關新聞
《王子復仇記》漂洋過海來看你 (圖)
水晶看戲: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版《哈姆雷特》 --老調重彈,亦有新意 (圖)
敢觀舞台:紐約華人社區的舞台表演生態 (圖)
劇場重遇《泰特斯2.0》 (圖)
叮叮車長叮嚀:守護香港流動地標 (圖)
文化傳承 情感依託 (圖)
採訪手記:「叮走」的是電車?還是城市? (圖)
他們看電車載滿歷史與特色 (圖)
歷史與空間:「滿江紅」與「步岳詞」
書若蜉蝣:與死者協商
亦有可聞:火的民族 火的節日 (圖)
豆棚閒話:一隻知了的命運
詩詞偶拾:讚閱兵
畫中有話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