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觀點已經出現:中國經濟實質增長速度比官方公佈的增長率慢得多。全球投資者也是基於中國真實經濟增速約為5%來做決策。中國政府的公開數據顯示第二季度中國經濟以7%的年率增長,這與北京方面為今年全年制定的增長目標相符合,也與世界銀行的估計值基本一致,但長期以來外界一直對中國經濟數據的真實性存疑,中國的增長數據在快速增長的時期被低估,而在當前經濟放緩的時期被高估。而最近中國央行做出的讓人民幣貶值的決定令世界各地的市場不安,此舉也被視為中國真實經濟狀況比官方數據差得多的證據。
一些人轉而關注其他指標,例如李克強指數,即包含中國總理李克強看重的一些指標,如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等。上年年尾就如李克強指數中的許多指標都陷入了徹底收縮。對試圖摸清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狀況、並預測大宗商品生產國經濟增長率的投資者和經濟學家來說,中國經濟增長的真實性質和速度是一個關鍵要素,中國是許多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過去一年石油、銅和鐵礦石等多種原材料價格暴跌,被視為中國真實增長水平遠低於官方公開數據的又一個證據。
研究指今季增長率為5.1%
實情看看構成李克強指數的那些實質數據就知道,現在的增長很可能更接近5%,而不是7%,還有一些研究公司更悲觀,他們估計中國今年上半年平均增速為4-4.7%不等。
研究公司詢問了多名經濟預測者,問他們認為中國今年的真實增長率是多少,受訪者估計的第二季度增長率的均值僅為4.3%,對當前這個季度的預測值為5.1%。僅在一個月以前,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還是5.1%到6%。
反而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們的共識預測目前預計中國2015年的增長率為6.9%,中國今年增長率的官方數字將為6.7%,但也指出有些人會懷疑這裡面可能有一兩個百分點的水分,可是歸根結底,做分析還是要基於官方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來進行評論和發佈預測的。■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