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FOMC會議上,考慮到全球經濟環境和美國持續的低通脹,美聯儲決定暫不加息。美聯儲再次重申,只有在美國就業市場形勢好轉,有理由相信通脹會回升到2%的長期目標時,才會考慮開始加息。從會後聲明、耶倫講話以及經濟預測來看,美聯儲委員態度偏鴿派,不過年內加息的不確定性仍未消除。
從美國近期公佈的經濟資料來看,美國「房地產市場較為景氣、消費資料次之、製造業和出口低迷」的局面仍然持續。尤其是就業和通脹資料均缺乏明確向好的信號。
儘管年內加息仍是主流觀點,但從美聯儲成員講話來看,近期市場波動影響了加息時點的選擇,美聯儲今後或不得不繼續調低利率預期。
未來加息節奏相對緩慢
美聯儲關注近期的金融市場波動,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下滑的海外風險,並關注包括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會否對美國經濟造成長期的影響。
而且,低通脹資料和預期不但降低了加息的迫切性,也提示未來的加息節奏也會相對緩慢。近期大宗商品的跳水下跌迫使美聯儲大幅調低今年的物價預期至0.4%,2016年物價預期也下調0.1%至1.65%。
美聯儲加息預期、人民幣貶值和實體經濟未穩造成內地的資本外流仍然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儘管美元的快速跳水也有助於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已從年初的1.50%下降至當前的1.01%,需降準補充資本外流損失的流動性,然而美聯儲加息周期導致貨幣寬鬆空間受限。
短期內,本次會議偏鴿派的表態使美元指數上行減弱,緩解了金融市場的緊張狀態,逆轉了之前全球風險資產,尤其是新興市場資產的頹勢。但年內首次加息時點以及未來加息路徑懸而未決,仍將抑制資產價格短期的反彈空間以及未來的走勢。■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