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際文物修復、文物鑑證專家及古董首飾設計師張鍾麗裳博士,從事文物修復三十多年,精通修復陶器、瓷器、玉器、石刻、木器、唐卡、古董首飾等文物藝術,多年來為不少博物館、拍賣行及收藏家復修珍貴文物。從自幼家貧的成長經歷,憑着一份不屈不撓不畏艱辛的求進精神,向着豐盛的人生目標,堅毅發奮,自強不息,成為今天揚名海外的世界權威。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有她修補過的作品。豁達慷慨的張鍾麗裳不忘投身慈善工作,以自己的專長來回報社會,常將收藏的古董珍玩及設計典雅罕有的古物首飾,供不同機構作慈善用途,更捐贈百餘件珍貴文物予香港青年協會,成立了青協博物館。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自幼家貧的張鍾麗裳博士,出生於新界元朗一個養豬場,出世數天就遇上大火,家中的衣物都全被燒光,只能以毛巾裹身,沒有衣服穿,父母為盼女兒日後有好的可穿,故取名「麗裳」,希望她日後擁有美麗的衣裳。由於幼時常在教會領取米麵油糖等救濟物品,因而,耶穌歌從小已朗朗上口,從三歲起被父親開發她歌唱天分,由於家境貧困的關係,張鍾麗裳自小與父母及兄弟姊妹同住於黃大仙木屋區,年紀小小的她便要在街頭賣唱幫補家計,童年的貧困沒有令她自卑,反而視為人生歷練,鍛煉出一份不屈不撓不畏艱辛,向着目標進發的毅力。就這驅使她更堅強發奮,更懂得體會弱勢社群。
於六歲時,張鍾麗裳博士得到著名作曲家吳一嘯為她改了藝名「鍾叮噹」,她美妙的歌聲都曾留聲於荔園和全港各大歌榭及舞台。年紀輕輕的她早已成為唱片歌星、拍電影,並先後簽約香港兩大電視台成為合約藝員。結婚後便息影,並跟隨留學法國修讀藝術的丈夫張嘉琳先生學習中國古董文物的鑑證、復修及保養文物的知識和技術,這是與演藝事業截然不同的專業。但經她多年努力不懈,把所有時間都放在鑽研和修復,以及古董首飾設計上,從此,她編織了專業藝術的另一道彩虹,修補了童年不少失落。
國際文物鑑證修復專家
現在的張鍾麗裳,成為了古董文物藝術鑑證及修復專家,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館、台北故宮博物院、台灣鴻禧美術館、香港藝術館、馮平山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等等以及國際頂級拍賣行,都有着經她的巧工妙手所復修的文物,足見張鍾麗裳在古董文物鑑證及修復的技巧領域是世界公認,國際一流水準的權威,名揚海外。
時至今天,張鍾麗裳博士聲名顯赫,堪稱專救治復修中國古董文物的大國手。除鑑賞和修復古董文物之外,張鍾麗裳更成立自己的品牌,擔當古董首飾設計師的角色。不同朝代、歷史背景的古代和闐玉石、翡翠玉器及不同質料的文物材料,若經她的心思巧手設計堆砌,便能脫胎換骨地成為別具風格的時尚首飾。
善舉扶持青少年發展
十多年來,張鍾麗裳一直與香港青年協會合作,舉辦「古董文物鑑賞與收藏證書課程」和「中國古董首飾創作工作坊」,教授年輕人分辨各樣古董文物的真偽,文物背後的歷史意義以及文物修補的技巧。多年來藉着這些活動教學,培養出年輕人對古董文物的興趣,從而了解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和歷史。
張鍾麗裳博士認為,年輕一代是社會未來的棟樑,自小在學業上有所缺失的張鍾麗裳,覺得年輕人的培育尤其重要,特別對自己國家歷史與文化認識,因此,培育後輩便成為了她首要的工作。於饒宗頤文化館教授中國玉文化的鑑賞,理工大學校友古董文物收藏與鑑賞講座,美的玉與玉的美專題講座等等......
在課堂上她教授學員對陶、瓷、玉、石等古董文物辨別鑒賞知識,及修復與保養文物技巧知識。多年來,張鍾麗裳體會到醉心古董文物,絕非成年人或富貴人的專利,不少十來歲的年輕人亦深好此道。她認為,如何讓大眾依託中國文化的精神價值,從忙碌生活中,安身立命是一項長久課題,她希望更多年輕人藉古董文物鑑賞而達至文化傳承。
張鍾麗裳博士,一個由六七十年代家傳戶曉的歌星,轉變成現今備受尊重的國際文物修復專家,兩種不同的藝術方向轉型了,但她貢獻社會的愛心,卻是恆久不變。她不忘投身慈善工作,以自己的專長來回報社會。她為香港青年協會轄下的社會企業「玉緣 Jade Art」翡翠玉石首飾店擔任顧問設計師,把無數親自設計、獨一無二的古董首飾捐獻出來義賣,所得之收益,作扶持青少年的發展用途,包括青少年訓導、領袖培訓、進修增值等等。好讓青少年可以裝備自己,將來為社會作出貢獻。
分享歷史文化自感福氣
當年鏡頭前,她是廣為人知的「鍾叮噹」,洋名Lisa,她精湛的演技及歌聲,感染了不少觀眾。現在鏡頭後,她是張鍾麗裳博士,以一顆善心,為社會需要關愛的社群帶來溫暖。
張鍾麗裳博士的愛心,並不只局限於年輕人,對於社會上被人們遺忘的一群,她亦關懷備至。二十多年來經常到老人院、庇護工場、智障院所等,探望一眾需要被關注關愛的人士,為他們表演唱歌並送上資源,給予他們關心關懷關注關愛。
積極參與懲教署每年舉辦的秋季賣物會及慈善拍賣,幫助更生人士重新適應並融入社會。十多年來,她更與多名演藝界朋友組織煤氣溫馨義工隊,為社會各界服務。張鍾麗裳博士堅信「施比受更有福」,只要能無私地奉獻,我們的世界便會變得更和諧美好。
作為古董收藏家,張鍾麗裳博士並沒有獨擁心頭所好,反之,她與丈夫的收藏珍品,捐贈予香港青年協會支持成立了「青協博物館」。包括由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玉器、陶器、瓷器、琉璃等,甚具歷史文化考古觀賞價值的中國古董文物。她認為,中國的歷史文化,是屬於每一個中國人的,藉着文物而能夠與大眾分享,自覺是莫大的福氣和歡愉。
十多年來,張鍾麗裳博士保持豁達慷慨的熱心,常將收藏的珍玩及設計典雅罕有的古物首飾,為不同機構作慈善拍賣或慈善演唱籌款。
當中她十分支持香港肝康會,能夠為肝病患者作出服務支援,減輕病者的痛苦和焦慮。熱心公益的她,幫助牙齒服務的美健健康與關懷服務中心、商界助更生、聖約翰以救傷隊、亞洲婦女協進會、香港青年協會,扶輪社等社會不同機構。以身體力行發揮愛和善,惠澤社群。
個人名片
國際復修文物專家
香港肝康會副會長
美健健康與關懷服務中心顧問
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
商界助更生副會長
亞洲婦女協進會執行委員
40+協會顧問
聖約翰救傷隊高級支隊副會長
香港童軍總會演藝顧問
扶輪社榮譽社友
香港青年協會「玉緣」首席顧問設計師
香港青協博物館主要捐贈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