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富嘉堡集團創辦人及主席柯丹鳳博士,活躍投資於香港及內地樓市,擁有逾三十年物業投資經驗,白手興家創立了富嘉堡集團,現時旗下公司業務多元化,成就卓越。作為成功女性,她從奮鬥經驗中悟出成功的道理,自創「天時地利人和享成功,時機決斷方向創佳績」的格言,「我認為做任何事情和任何行業,都需要把握時機,尤其是我做地產開發及投資,地利尤其重要。再加上凝聚家人和團隊協作下,帶着同理心去和他人相處,平衡各方的利益,達至雙贏。」在商場上她行事果敢、一諾千金;在友儕關係上,她八面玲瓏、長袖善舞、親切細膩,贏得各方好友的支持和社會大眾的信任,踏上成功的路上。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祖籍福建的柯丹鳳博士,在香港土生土長,家中三姊妹排行最大,年少已懂事孝順的她,心願盡早在社會出人頭地,承諾讓母親及妹妹在安穩的經濟條件下,組建一個大家庭共同生活;天資聰慧的她從不自滿,從不間斷地提升個人能力,積極把握每一個機遇,發掘商機;成功只會給予有準備及經歷過磨難的人,八十年代初,當時適逢香港地產騰飛,開始涉足樓宇買賣從而積累資金,努力不懈和充滿生意頭腦的她,開設了自己的地產公司,展開經營香港房地產業務的路,一次又一次憑着個人精準眼光掌握時機,累積更豐厚的資本。
真心愛港堅守福地
然而,九十年代初中英談判的政治不明朗因素下,大部分香港人憂慮前途問題,投資者人心惶惶,市場的氣氛及信心跌至低谷,當時移民潮不絕;「當時從事地產的朋友大都不看好香港回歸後情況,極力游說我賣掉資產移民美加,但是我絲毫不為所動,因為不想在外國做二等公民,加上始終相信香港是自己地方,祖國必定支持香港發展。」
柯丹鳳博士分析,這些朋友遠離香港,看似是穩當的避險選擇,但同時亦錯過了香港最好的投資年代,時間的巨輪證明了她的分析準確;憑着敏銳的直覺和穩健的態度,及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充滿希望,九十年代,柯丹鳳博士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參與發展興建寫字樓,亦供應了本地對寫字樓的需求,集團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吸納了社會各階層之人力資源,成果豐碩。「回歸後,那些朋友想回流香港尋找發展機會實際已經太遲,因為中國近十多年以來如此快速的發展,不是每個人可以跟隨適應的。」
及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再次為本港投資者帶來深刻難忘的經歷;然而柯丹鳳博士又一次憑膽識眼光得以全身而退,「公司每項投資的決策,我一定與前線地產從業員分析當今市道。在回歸前,我從團隊的口中已得悉內地有大量的熱錢流入香港作短期投資,而獲利後便會撤走,這時,我已洞悉到香港物業及經濟市道將大受影響而呈現滑波,在分析形勢後,我果斷決定並迅速以高價賣掉本港大部分物業。」時間證明,這次決定保障了公司的資金實力再重整旗鼓。
2003年「沙士」襲港,市面冷清,地產物業更無人問津。但她當時無所畏懼,戴着口罩出去看物業,並大力投資於甲級商廈及舖位,為香港地產注入了強心針。
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前,她有感物業市場極度瘋狂,所以亦賣掉手頭大量物業。由於她一向緊遵借貸不高的戒條,所以到銀行收緊信貸,對集團影響也不大。避過百年難得一遇的金融海嘯,她再度活躍並趁低物色和吸納物業。「每次經濟危機也打擊香港經濟,然而有危就有機,我對香港海景物業,特別是甲級商廈、別墅和豪宅情有獨鍾,我深信穩妥的投資策略,確保公司在考驗中平穩過渡,立於不敗。」
扶持內地文化創意產業
除了精於投資本港物業外,柯丹鳳博士亦一向關心福建省家鄉的情況,在改革開放後,響應祖國號召,於1992年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開始發展家鄉的地產以及相關基建項目,憑藉前瞻眼光在內地拓展地產業務,並開始投資和發展廣東省及一線城市包括深圳、北京和天津等。至2000年經常被邀請考察內地二、三線城市的項目,並在湖南省開發旅遊地產項目,興建酒店和住宅及其他商業項目,為當地政府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就業機會及稅收,並促進優化環境,也讓當地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國家改革開放後,發展越來越繁盛富強,我對祖國和香港有着強大的信心和熱愛,而且公司擁有龐大的內地諮詢團隊,為市場把脈分析,所以公司將來策略是在內地市場,物色不同範疇項目投資。」
2009年,國家開始將重點推向文化產業,柯丹鳳博士亦響應國家政策,積極推動和扶持文化創意產業,於同年投入了多個文化創意項目。翌年柯丹鳳博士更成立「富嘉堡投資基金有限公司」,重點支持起步階段的創新型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綜合管理集團的營運及開發更多不同項目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和風險基金的投資領域主要包括創新醫療科技、文化產業、電子信息與互聯網金融等。同年,柯丹鳳博士投資了深圳華夏動漫集團(香港上市編號1566),發展內地動漫遊戲市場,把國外的動畫科技技術帶進中國內地,在中國內地興建大型室內主題遊樂場,使繁忙的都市人能拋開日常壓力,將歡樂和夢想帶給所有大人與孩子們。並向全世界傳播中國的文化,協力使中國成為動漫和文化產業的強國,促進世界各國的動漫和文化交流作出貢獻。2015年華夏動漫形象公司更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於2010年柯丹鳳博士亦參與投資以推進內地高鐵的媒體、平面媒體、車站站台廣告等,使高鐵媒體在新平台上取得迅速的發展。
「因為香港市場比較成熟,房地產和金融的新項目相對愈來愈少,業務利潤增長依託內地,例如科技和醫療,在我看來,雖然政府已經大力推動發展,但始終群眾的需求太大,仍有很多好的項目被人忽略。」目前富嘉堡集團主要從事地產項目、物業投資和項目投資,包括醫療、文化產業、動漫和媒體等多個領域。因着祖國的持續快速發展,造就了非常好的條件去積極拓展多元化的業務。而內地與香港的深度合作,讓兩地不同的優勢能夠互相補足,從而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
「大家姐」常懷公益慈善感恩心
施比受更為有福更是她做人的座右銘,柯丹鳳博士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和有福氣的人。在她看來,企業家在有利潤收益後應該要回饋社會,集團除了創造不少就業機會,並且吸納了社會各階層之人力資源,貢獻愛心在醫療及教育上。「我和我的企業都是以社會的需要而發展相應的項目。除了企業本身對社會和民生、就業都能帶來裨益,我們也會直接捐助給那些協助弱勢社群的慈善機構,讓社會更加和諧,而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柯丹鳳博士積極參與了公益和慈善活動,身為一個女企業家,發展中國的生意少不免經常要外出應酬,騰出來時間不多,但她依然會從繁忙的工作中,和家人身體力行去探訪獨居老人和孤兒,亦參與更生人士的慈善活動,幫助更生人士重投社會,讓他們不致被邊緣化。
為鼓勵和促進創新醫療科技的發展,柯丹鳳博士希望能對社會多出一分力,令更多人受惠。柯丹鳳博士也投資了內地一家創新醫療器械行業,產品有效降低手術風險。公司產品已申報多項發明專利及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申請,其中部分已獲授權並進入美國及歐洲國家的申請階段。除了投資醫療項目,今年柯丹鳳博士更擔任香港乙肝基金會理事,積極推動肝臟健康教育,降低原發性肝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
在子女眼中,柯丹鳳博士是一個了不起的母親,在公司和家庭裡都發揮着重點支撐的角色。「我為了能將我所有人生和工作的經驗全面地傳授給我的子女,我更把他們招攬回來公司工作,組成凝聚家庭力量的團隊。」為平衡與子女工作和家庭的角色,拉近彼此距離,她更化身成為家庭和公司的「大家姐」。「大家姐」的稱號象徵由她帶領和守護家庭的幸福和公司的未來。「作為一位女性,我覺得奮鬥背後的辛酸及毅力,比男性的付出更多,所以我更要努力工作,年輕時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整個星期不停工作,操勞過度,把自己拉得太緊,終於病倒了。」在養病期間,她從猶太人的書裡學習到如何在追逐事業的同時也要適量放鬆自己。「所以自此以後,每逢周末定為家庭日,我們一家人也會結伴出海暢玩,在放鬆同時又能交流感情,好好享受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歡樂氣氛。」這種親密的家庭文化,令她們一家更顯融洽和諧。 回顧過去,柯丹鳳博士十分感恩她今日擁有的成就,認為家人和員工的支持都十分重要,總結成功,她自言比一般人勤力,擁有果斷眼光判斷時機;「目前中國內地市場充滿機會,我相信華夏動漫的主題樂園成立之後,更加帶給中國人更多的歡樂和笑聲。」她又分享了個人的座右銘:「成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今日的成就,大愛促使我更有動力,希望能用自己的感染力,感染更多人,多關心社會,多做公益,回饋社會。」
看好「互聯網+」無限前景
近年,在國家經濟轉型及應對全球金融急速變化的戰略目標下,柯丹鳳博士致力於幫助初創和成長型高科技企業,不僅向創業者提供長期的風險投資,而且還向他們提供管理支持,並深信企業家之間的經驗是可以相互借鑒的,希望幫助中國的初創企業順利啓動和快速發展,為有志向準備創業的人士給予支持,解決創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相比香港的投資回報,內地二、三線城市的投資項目,雖然投入時間長,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及觀察,例如舊城改造及政府工程等項目,抱着能改善人民生活及替國家辦事,從當地人面上喜悅和感激的表情,當中獲得的滿足感大於一般買賣獲利。」
中央近年明確支持「互聯網+」概念加速了內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柯丹鳳博士相信「大數據決定互聯網金融的未來」,故此她積極參與投資內地「互聯網+」項目的發展,投資項目包括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平台、互聯網金融卡等,並透過運用大數據去使到資本配置達到最優化。集團未來投資方向將繼續集中投資以「互聯網+」為概念的項目,她強調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充滿信心,希望能帶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為中國消費群創造更美好生活,為中國經濟和中國互聯網金融出一分力。「在資訊發達、瞬息萬變的社會,我仍然鼓勵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以具備前瞻的眼光不斷學習和發掘新思維是成功的關鍵。希望憑着這種精神能帶給家族成員邁向多元化發展,擴大集團的投資範圍,帶動新經濟,便利社會,回饋國家。」
個人名片
富嘉堡集團創辦人及主席
富嘉堡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主席
富嘉堡房地產基金有限公司主席
香港乙肝基金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