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新辦事處正式啟用。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 隨着香港出生率長期低落,適齡入學的年輕人數目預料將會大減,本地自資院校恐面臨「供過於求」的巨大經營壓力。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新辦事處昨日正式啟用,主席阮博文強調自資院校正面臨各種衝擊,建議政府為每名自資院校學生提供約25,000元學券資助,及將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翻倍至20%,以協助自資院校捱過收生寒冬。擔任主禮嘉賓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認同教育界面臨收生挑戰,承諾會共同協力,迎難而上。
阮博文建議政府提供學券資助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主席阮博文指出,政府宜按學生中學文憑試成績發出不同金額學券,為就讀自資院教的學生減低財政負擔。聯盟以目前資助院校學費數額作參考,同時衡量各自資院教學費中位數,建議政府向每名學生提供20,000元(副學士課程)至25,000元(學士課程)學券資助。阮博文強調每年獲「3322」入讀大學門檻的學生人數「有數得計」,且預見每年人數有減無增,相信建議可行。
政府自本學年起推行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每屆約1,000名學生修讀指定範疇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自資學士學位課程,阮博文認為此計劃涵蓋的課程太少,建議政府全面資助自資院校,讓院校能因應市場需要制定課程,使業界健康發展。
適齡學生愈來愈少,本地自資院校競爭只會日益激烈,阮博文認為競爭不盡是壞事,院校之間面對人口下降問題時,應以課程質量取勝,例如加入不同獨特課程以吸引學生,亦宜招收非本地生以填補學生數目不足,因此建議政府放寬自資院校招收非本地生的上限,從10%增加至20%,與教資會資助的八大院校收生限制看齊,相信此舉有助校園國際化,讓學生認識不同文化。
吳克儉盼合作解適齡生減難題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擔任主禮嘉賓,他致辭時肯定自資院校對本港教育界的付出,為本港學生增加升學機會,但本港出生率下降問題,的確為教育界帶來挑戰,期望未來通力合作,共同解決困難。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指,政府已推出多項計劃,包括提供助學金、低息貸款、免入息審查貸款及SSSDP等,資助不同需要學生接受專上教育。至於錄取非本地生的上限,現時就讀自資全日制經本地評審本地學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遠低於學生總人數的10%,因此教育局暫無計劃調整有關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