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發展迅速,有意見指香港勿被老調重彈的優越感催眠,錯過發展的寶貴機遇。圖由上至下為北京、貴陽和西安。以貴陽為例,當地蓬勃發展的大數據國際博覽會、大數據產業園、大數據交易令人震撼。 資料圖片
「身份認同」一直都是通識科長期熱門議題。所謂「身份認同」是個人對某一個群體的認同感,以至於歸屬感。港人對於國家的身份認同其實並不強烈。當被問及自己是什麼地方的人,很少港人會直接回答「中國人」。不少人出國時都想外地人能夠明白地區分內地人和香港人,不希望對方混淆。這些現象都反映出香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感較低,對國家的歸屬感並不強烈。
程度會升跌 和時事有關
同學平時宜多加留意時事,好讓作答時有實例支持。例如:政改方案、限制自由行的討論、限帶奶粉等都是相關的事例。此外,倘若題目有提供數據和資料,同學宜仔細思索。例如「中國香港人」、「香港中國人」之間,其實有一定程度的差別。認同感是否過半數,可以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身份認同是趨勢上升還是下降,同學可以推測。如果資料有年份提供,同學更可以舉該年發生的重要事情去論證當中的因果關係:假設2008年,港人的身份認同上升,可能與北京奧運和四川地震有關。
影響港人身份認同的因素,同學可從以下方向思考。
歷史背景因素:香港曾「租借」給英國近100年。政制因素:「一國兩制」的框架。文化因素:一直認為部分內地人有「不文明」行為,引起了一些港人的不滿。社會因素:香港人與內地人的矛盾增加,例如:內地旅客大量購入本地奶粉等資源......國際形象的因素方面:中國的食品問題、環境問題、貪污問題等。
同學值得思考以下問題:港府可以如何提升市民的國民身份認同?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是否搖擺不定?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內地交流計劃是否有效?之前港府擬推行國民教育為必修科,其阻力和預期推行成效是什麼?香港人的國家身份認同不高,那一個才是導致此結果的主因?香港人一直高舉的核心價值包括什麼?
總括而言,香港人對自己的身份具有一種特殊的優越感和獨特感。提升身份認同感是一個長遠的工作,因此不得不承認,這並非透過學生內地交流團、短暫宣傳、國民教育課程......便能馬上改變。身份認同需要一點一滴地累積和建立。長遠而言,中國的環境、政制和國民素質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時,將能真正解決身份認同的問題。 ■劉穎珊 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三年級生
延伸閱讀
1. 《港青若「去中國化」 將淪為「無根一代」》,香港《文匯報》,2015年9月29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29/HK1509290019.htm
2. 《學者推動中史教育 列初中獨立必修科》,香港《文匯報》,2015年9月25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09/25/ED1509250011.htm
3. 《創科局不立 競爭力不前》,香港《文匯報》,2015年10月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10/01/YO1510010007.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