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月底公屋輪候冊個案逾28萬宗,平均上樓時間延至3.6年。 資料圖片
張炳良指社區拒「開綠燈」建屋 王坤:長遠要多招拓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公屋輪候個案超過28萬宗,平均上樓時間3.6年,超出房委會3年上樓承諾愈來愈遠。房委會主席、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出席房委會集思會後表示,關注輪候人數不斷增加,加重房委會建屋計劃壓力,但增加建屋仍面對土地不足及社區抗拒問題。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不少地區住用地積比率高達9倍或以上,生活空間狹逼,地區人士難免感抗拒,認為長遠要多管齊下開拓新土地,方可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申請公屋的人龍愈排愈長,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已創下共有28.53萬宗申請紀錄,較6月時的28.22萬宗,再增3,100宗。根據房委會最新資料顯示,家庭申請約有14.25萬宗,非長者單身人士約有14.28萬宗。
家庭申請最新平均輪候時間由今年6月的3.4年增至3.6年,多於平均輪候3年的上樓目標。另外,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要兩年。
政府期望地區人士為公屋項目「開綠燈」以縮短輪候時間。張炳良表示,房委會在推展建屋項目面對兩大挑戰,首先是覓地困難,再者是社區居民擔心人口密度增加,抗拒當局在該區建屋。他承認供應問題不易克服,但當局仍會維持長遠房屋策略訂立的建屋目標。
「明明是公園,卻用來建屋」
距離3年上樓目標愈來愈遠,前長策會成員王坤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事件突顯政府欠缺土地儲備,致使公屋供應嚴重不足,當局需要嚴正檢討供應問題。對於張炳良提到的社區抗拒問題,他理解居民反對原因,「明明那一幅地是用來作公園,卻用來建屋,對當區居民也是不公平。」
他又認為,政府於已發展地區所覓得的興建面積,猶如見縫插針,相對長策會10年建屋目標48萬個而言,只是小數目,倒不如多管齊下開拓新土地。
盼勿靠技術趕青年「離隊」
目前不少輪候公屋人士的居住環境惡劣,王坤建議政府重新考慮在空置地興建中轉房屋,先解決短期需要。他提議,啟德區目前空置的土地可以考慮作暫時居住,希望政府不要過於憂慮,以為市民住下便不會離開。對於有不少年輕人亦在排隊行列之中,他認為政府不應僅透過技術希望他們「離隊」,而是針對年輕單身人士的住屋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