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讀書不如觀實物 死板中史活起來


放大圖片

■學生在「漢武盛世」專場中觀看金縷玉衣。 梁祖彝 攝

歷史展覽設學生專場 親身接觸助拉近距離

近年中國歷史教育爭議不斷,政府的專責委員會現正就初中中史課程作全面檢討,以「古今並重」的方向將中史教育「活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為配合有關原則,教育局與康文署今年便首次合作,就中國歷史文化相關展覽舉辦學生專場,讓學生走出課室,走進敦煌故事、漢武盛世、清朝科技發展等段段歷史。學生專場反應熱烈,場場爆滿,有中史老師認為,透過展覽親身接觸相關文物,有助學生更生動地學習中史,起到「活化」作用;亦有中學生直言,一直覺得中史科較抽離和空泛,但透過歷史展品與說明,卻感到能將以往的知識融會貫通,衝擊很大,並萌生了日後研究歷史的念頭(見另稿)。 ■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當局自去年中開始檢討初中中史課程,向全港中學諮詢,並預計於今年底完成,而在課程指引以外,「活化」中史步伐其實已持續進行。配合今年康文署多場有關中史的展覽包括「敦煌-說不完的故事」、「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西洋奇器─清宮科技展」等等,教育局首度安排學生專場,讓一批批的中學師生在導賞員帶領下,有機會深入了解各個展覽的歷史知識。

老師:感興趣才會探索

顯理中學中史老師梁國雄及梁玉華在年初曾帶領學生參觀「敦煌」專場,他們都指學生們反應熱烈,對導賞員的講解非常投入。任教高中中史的梁國雄表示,展覽內容與課程直接關聯不大,但期望學生能跳出公開試的框框,發掘到中國歷史其實是很多元化、很有趣味的。

為此他事前特別向學生講解敦煌文化的歷史背景,提供基礎知識,再藉展覽及導賞「提高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細緻地探索歷史課題的知識。」他又指,計劃未來再安排學生參與其他歷史展覽活動,藉親身體驗「活化」歷史的學習 。

任教初中中史的梁玉華亦認為,學生能在導賞員的帶領和詳盡解釋下親身去認識敦煌歷史,機會難得。她表示,中二課程會學習漢朝以及隋唐的歷史,如藉地圖及圖像簡介引伸至敦煌的背景資料,學生亦可學到相關知識,而作為學習活動,學生參觀展覽後亦需要提交文字考察報告,並視乎情況安排報告時間,讓學生能互相分享心得,不單是泛泛而談,亦可望深化學習效能。

懂欣賞才會認同

中史教師會會長兼福建中學(小西灣)中史科教師李偉雄早前則帶領學生參觀「漢武盛世」專場。他表示,有效的國史歷史需要先令學生建立對國家及民族的認同感,讓他們學懂欣賞過去的歷史,是次展覽能緊扣中史課程的漢代部分,除讓學生對漢代崛起的事跡更深刻外,亦能跳出書本的框框去解構漢代人民的社會生活環境。為加強學習成效,他特別預早到場參觀,就展覽內容組織教學重點,並為學生製作工作紙,讓他們參觀過後,可整理資料,加強記憶,更有效將對漢代歷史的印象「活化」。

李偉雄又提到,自己在敦煌展覽過後有機會參與親赴敦煌的教師考察團,印象非常深刻。他認為對教師來說,「活化」歷史教育的材料亦非常重要。他計劃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學生分享,包括可以透過絲綢之路講述有關中西文化交流的特點及其宗教特色。

資深中史老師黃家樑則表示,過往一系列的歷史展覽學生專場,報名學校和人數眾多,場場爆滿,期望當局能增撥資源讓更多學生能受惠。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亦指,對學生來說以展覽活化中史題材實屬好事,但當局在組織統籌上亦要加強,例如提早與學校聯繫安排參觀時間,特別是一些課堂緊密的學校,假期或周末可能較適合。

相關新聞
讀書不如觀實物 死板中史活起來 (圖)
文物結合史事 學生:一次大衝擊 (圖)
敦煌之友帶隊 助青年增民族自信 (圖)
師趕時間拋書包 學生易消化不良
名師應試錦囊:有你講無人講? 做「咪霸」全組輸 (圖)
鑑往資治:人言可畏 三人成虎 (圖)
古文識趣:斗升之水可活魚 何需南遊求吳越 (圖)
尖子教路:審題須謹慎 語境此中尋
言出於此 (圖)
社評雙語道:「習馬會」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 (圖)
騎呢遊學團:「污糟」樂隊來港搵銀
英語筆欄:流蘇一擺 畢業了 (圖)
英語世界:「新牙」出 難題現
藝育菁英:全港青少年繪畫日 (圖)
英文應試攻略:老土多餘 寫作死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