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顯理中學梁國雄老師帶學生為學生講解敦煌歷史。 梁祖彝 攝
近年來學習中史知識的方式漸見多元化,學生不再單從書本和老師身上吸收知識;既可以從電視劇、紀錄片中學習,又可以進入博物館觀看文物,增廣見聞。不少學生參觀完展覽都感到機會難得,甚至為自己學習中史的歷程帶來衝擊。
能夠親身到訪敦煌石窟不是易事,但透過今年初的敦煌展覽專場,學生就能一邊接觸歷史文物,一邊結合書本上學到的歷史知識,不少人都感眼界大開。顯理中學的學生於參觀學生專場後,接受本報記者的訪問,分享兩小時參觀的所見所聞。
高中女生鄧翠怡表示,以往很少有機會可以直接接觸歷史文物。她認為這次的參觀有助結合一直所學習到的歷史知識。「以前總對歷史事件感到空泛,但今次過後感覺更實際」,她又指自己日後有意鑽研歷史,「從展覽中看到當時的人文及生活情景,對研究甚有幫助。」
常聞父談佛 女生首見文物
另一學生于雯婷就提到父親一直篤信佛教,「以往聽父親說得多,但近距離接觸和觀看(敦煌佛教文物)都是第一次。」她認為即使今次展覽大多都是仿製品,但其仿真度甚高,覺得機會十分難得。她更形容對自己來說:「這是學習中史的歷程中,一次很大的衝擊!」
至於年中的漢朝展覽,初中生李嘉澤認為展覽會令自己更明白中史科課程的內容,例如漢代歷任帝皇的事跡和西漢至東漢的發展,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將歷史知識融會貫通。另一學生張靜森則坦言學習中史不容易,原因在中國歷史太遙遠流長,於日常生活難以接觸,要做到真正認識和了解有一定的困難。不過,如能以實物為切入點,貫穿不同歷史事件,將各項歷史事件排列在時間軸上,對記憶頗有幫助。■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