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名師應試錦囊:有你講無人講? 做「咪霸」全組輸


放大圖片

■口語考試講求的是團體合作,如壟斷發言則有機會導致主考介入「鋤強扶弱」。 資料圖片

說話卷可說是一份「綜合能力」的試卷。說話卷考核學生的「識見學養」和「說話魅力」。說話卷評分分為兩部分,分別是闡述語言(內容)與應對態度(技巧)。上次已討論了闡述語言部分,今次筆者主要會集中討論應對態度部分。

首先,筆者認為應對態度即是「說話魅力」。學生要表現出說話魅力,說話時音量必須充足。試問學生於小組討論中自說自話,連組員都聽不到說話內容,更遑論與考生有8米至10米距離的主考老師了。

發言次數「1+2」

其次,發言次數十分重要,以公開試5人一組,15分鐘小組討論為例,學生發言次數最少應有「1+2」,即一次首輪發言,兩次自由發言時間,當然,這兩次自由發言,必須做到拓展討論角度、銜接別人觀點、回應別人說法等,做到質量互補。

此外,口語溝通着重的是溝通,換言之,如果學生滔滔不絕地演說,令其他人無從置喙,即使見解獨到,也無法取得上品分數。更甚的可能被主考判為壟斷發言,不但於應對態度方面會扣分,而且更影響闡述語言部分的分數。相反,如果組內每位同學都有發言機會,全組討論氣氛熱烈,彼此交流暢順,同時大家能深入拓展,深化話題,則全組同學分數可因此提升。簡而言之,即是全組組員既可共榮,也可共辱。

主考可介入「扶弱」

上文提到壟斷發言,是指學生不恰當地打斷別人發言,發言時間過長而不開放發言機會予組內同學,以及搶佔發言不退讓。由2015年起文憑試中文卷四口語溝通一卷中,如果學生經常觸犯此規定,主考老師可以介入小組討論,目的是作消極性的懲罰,並對弱者施予援手。因此學生必須提供機會給組員發言。

最後,要於說話卷突圍而出,學生平日在課堂上要多發表意見,壯大膽量,表現自信,儀態要大方;表達意見時多注意組織條理,應對有度,同時表達時也要顧及用語是否豐富,儀態言行是否端正合宜。當然單靠「說話魅力」不足以取得上品,還需要學生「識見學養」的配合。■王美琪 中文科老師

逢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讀書不如觀實物 死板中史活起來 (圖)
文物結合史事 學生:一次大衝擊 (圖)
敦煌之友帶隊 助青年增民族自信 (圖)
師趕時間拋書包 學生易消化不良
名師應試錦囊:有你講無人講? 做「咪霸」全組輸 (圖)
鑑往資治:人言可畏 三人成虎 (圖)
古文識趣:斗升之水可活魚 何需南遊求吳越 (圖)
尖子教路:審題須謹慎 語境此中尋
言出於此 (圖)
社評雙語道:「習馬會」開創兩岸和平發展新局面 (圖)
騎呢遊學團:「污糟」樂隊來港搵銀
英語筆欄:流蘇一擺 畢業了 (圖)
英語世界:「新牙」出 難題現
藝育菁英:全港青少年繪畫日 (圖)
英文應試攻略:老土多餘 寫作死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