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東區各界聯會
「佔中」後的首次大型地區直選區議會選舉成功落幕。 如選前大部分預測結果一樣,由於社會長期深陷政爭泥潭,嚴重損害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廣大市民用手中的選票,強有力地表達了他們厭棄政爭,求繁榮、求發展、求安定的強大呼聲。建制派攜「天時地利人和」,在區議會選舉中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值得肯定。
區選結果彰民心向背
當然,拋開有利於建制陣營的外圍因素,仔細分析此次區選賽果,我們不難發現絕大部分成功當選的議員,往往在過去的幾年中都堅持以務實精神,兢兢業業地為社區市民服務。正是這種甘於沉下心來,在社區「深耕細作」的可貴精神,超越了一切無謂爭拗,贏得了大部分選民的擁護及愛戴。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擁有特殊的憲制地位和地區政策,然而卻被別有用心的人士扭曲利用,打造成為反中亂港的橋頭堡。尤其是在一系列衝擊中央和特區管治的事件影響下,香港幾輩人胼手胝足建立起來的城市聲譽和經濟繁榮,都被「一鋪清袋」,付諸東流。在負面事件陰影籠罩下,香港的地區優勢不斷被分薄,綜合競爭力更是受到拖累,面對區內競爭者的追趕和環球經濟的持續不明朗,所有愛護香港,珍視今日城市發展成果的香港人,都會傾盡全力去對抗和抵制任何破壞、阻礙城市發展的惡行,因為這裡是我們熱愛的家園,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理,任由「香江明珠」蒙塵失色。
此次區選投票率,創下歷年之最,這一結果清晰影射出本港民心所向,顯示維護繁榮穩定是市民最大的訴求,同時再一次證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做到老百姓滿意,才是政黨最重要的立足之本,這也是建制力量未來繼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近幾年,建制派議員在地區工作上的確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單靠他們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如何動員更多的愛國愛港力量齊齊發功,為港為民,才是未來的主要要務。
創新務實 社區工作「再出發」
作為一個擁有25年歷史,地區基礎扎實的愛國愛港社團,在區選後「再出發」的關鍵時刻,我們充分認識到,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增強自身力量,凝聚更多的社會正能量,壯大愛國愛港團體,才能為老百姓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大環境。「蛇齋餅䐓v不應該成為地區工作的代名詞,無論什麼政團,單憑這一手法都不會是長久之計,因為這種活動只能收到短暫效應,且持續性不強。其實歸根結底,地區工作的根本,民眾的心之所繫,無非是如何令自身和所處的地區生活,發生積極且看得見的改變。所以,本會認為,只有從民眾最根本、最關心、最生活化的議題入手,充實和提升我們的基層工作水平,予以地區市民最實際、最適切的幫助和關懷,這樣才是回歸到地區工作的本分和根本。
不可否認,包括貧富懸殊在內的眾多社會深層次矛盾,不可能僅憑某一個社團的力量就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不過,「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作為一個工商專業界的組織,本會願意利用自身優勢和既有資源網絡,以點滴行動匯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助力基層不同受眾進行「自我增值」,消弭因貧富懸殊帶來的社會戾氣,給更多人以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我們計劃以工商專業界的資源為基礎,針對區內的幼稚園學童、在校大中學生、在職青年乃至婦女和長者群體,出台制定為他們「量身訂做」的「增值計劃」,為具有天賦的貧困學生創造高質豐富的課餘活動,幫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就讀一些基本上屬於世襲才有可能完成的課程,例如法律、會計等。號召工商界從業者走進學校,對學生普及職業知識和訊息,從旁輔導他們及早為未來發展定下方向。除此之外,我們還考慮鼓勵旗下的企業開放更多的暑期工機會給不同社區學生,通過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詳實的業務興趣班,提升一班在職青年的專業技能,讓其有機會成為「行行出狀元」中的「狀元」來脫貧,改變人生路向。
凡此種種,都是讓我們的新一代基層市民擁有更美好將來的「希望工程」、「民心工程」。如果類似的活動能夠在更多的社團中推廣開來,那麼受益市民的民心和滿意度自然就會產生正面的推動作用,對於地區的建制派議員,這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協同力量,為香港社會創造和諧局面。
未來,讓我們在地區實踐中吸取更多經驗,一步一個腳印地爭取更多的「同路人」,及時分享,及時拓展,為社會的繁榮安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