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杜葉錫恩對香港社會的貢獻,贏得社會各界的尊重。民主黨和民協多個反對派「大佬」紛紛肯定杜太敢於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的誠意,並因其勤奮為民而深受啟發,又讚揚她是香港爭取民主路上的先驅者。
「為港人舒一口氣」
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昨日指,杜葉錫恩是推動香港民主的先驅,是早期為港人向英國政府爭取民主的先鋒,不怕得罪當時的港英政府。他指出,現今很多晚輩雖未必認識杜太,但應緊記她的貢獻,「短時間看,她(在政治上)相當保守,但看她一生,無可否認她對香港貢獻良多。」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指,當年香港的「公民社會」還未活躍,貪污欺壓現象普遍,杜太致力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確實為香港人舒了一口氣。」杜太對香港貢獻良多,她對其離世感到可惜,並慰問其家人。
前民主黨黨員、前立法會議員劉千石指,杜太永遠樂意幫基層發聲,每次向杜太求助時,杜太都全力以赴,絕不迴避。
學廣東話 與民溝通
近年淡出民主黨領導層的前立法會議員李華明提到,杜太為人滿腔熱血,生活簡樸。他憶述,他上世紀80年代在觀塘任社工時,涉及房屋和小販等不少棘手問題,都有幸得時為市政局議員的杜太熱心幫忙。有次處理裕民坊小販問題時被黑社會「兇」,杜太卻毫不畏懼全力協助。李華明說,杜太是英國人,為能與市民溝通,努力學廣東話,每星期又親自接見市民,當時是破天荒。
民協前主席馮檢基也十分懷念杜太。他稱,自己大學畢業後加入社區組織協會,當時只有身兼房委會委員及市政局議員的杜太願意出手幫忙,協助受大坑東徙置區重建影響的居民,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而杜太每周與市民會面數小時,一周約見70位市民,自己的工作模式也深受其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