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畢生熱愛香港的前立法局及市政局議員杜葉錫恩,雖然早年已經淡出政壇,但多年來仍然心繫香港發展。花盡半生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她,對「民主」有其獨到見解。杜太曾經形容,民主自由的真正意義是要包容不同的聲音和政見,願意和別人合作,與香港反對派的所謂「民主」立場不同。她並曾批評反對派一直採取與中央對立的態度,不願香港回歸祖國,心中仍然希望英國政府管治香港,那些自稱為「民主派」的人其實一點也不民主。
「從心追求 需討論妥協」
杜葉錫恩當年曾經分享對「民主」的獨到見解。她認為,真正的民主是可以包容其他人不同的意見,願意和別人合作,「民主,不是你叫自己做『民主派』,就是民主的。民主其實是從心裡發出,從心裡去追求的。......是不偏不倚願意坐下來討論問題,達到一個公平的妥協。真正的『民主派』是可以包容其他人不同的意見,願意和別人合作。但是香港這些所謂的『民主派』就一樣都做不到。」
她批評,那些自稱「民主派」的人,其實一點也不民主。這些人一直採取與中央對立的態度,這是因為他們不想香港回歸祖國,仍然希望英國政府管治香港。她並質疑,反對派為何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社會仍然貧窮和貪污腐敗時,沒有出來為基層市民爭取自由和權益,「民主不能一步登天,『一人一票』也未必能選出有質素的人來管治社會,照顧市民,解決問題。香港人最想要的不是民主,而是有保障的生活、穩定的工作、足夠的教育等。」
2013年,香港反對派策動違法「佔領中環」,企圖在政改問題上脅迫中央讓步。當時,杜葉錫恩在報章以《Some of our so-called democrats allow no views but their own》為題撰文,批評這些自稱「民主」的反對派,只容納自己觀點,漠視他人立場,並自1997年後透過許多不民主的行動,延緩了香港的民主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