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自我欣賞:一棍在手 自拍成癮?


放大圖片

■大學生在畢業禮上自拍。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

Selfie(自拍)一詞最早於2002年出現在澳洲一個互聯網論壇上,意思是不限姿勢、時間、地點和場合拍攝自己,可以借助手機、相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完成,以上傳社交網站為終極目的的行為。英國《牛津字典》將其選為2013年的代表字之一。2014年美國《時代》雜誌更將專門設計給自拍使用的手持工具「自拍棒」,選為當年度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由此可見,「網絡自拍文化」已成當今世界流行趨勢,年輕人尤其熱衷於此,更有沉迷自拍的問題浮現。究竟網絡自拍文化的形成有何社會因素驅使?此文化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何利弊?本文將以議題練習形式聚焦探討。 ■林晉榮老師 香港通識教育協會理事、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教師、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 從事教學工作10年,現主要任教新高中通識教育科。

議題背景

近年社交網絡掀起自拍(selfie)風潮,不僅年輕人,就連歐美領袖和教宗也跟風。不過,最近英國一名19歲少年因自拍上癮導致精神病,曾每日花10小時自拍逾200次,甚至為此輟學、躲在家中半年減肥,最後更因拍不出完美自拍照而自殺。有醫生警告,這宗案例雖然極端,但確是自拍成癮問題的冰山一角。

題目拆解

1. 因素 VS 成因

因素題是常考的題型之一,無論卷一或卷二都會出現。因素題與成因題的作答方法不同,是常見的錯誤之一。同學作答之時,可以注意以下事項:

.卷一的重點是考核同學們提取資料的能力。同學宜善用資料A、B及C,找出能夠解說「網絡自拍文化」現象的相關資料。

.把提取出來的資料概念化、宏觀化、中性化成為因素詞彙。

.解說因素如何導致「網絡自拍文化」的發生,並扣緊與青少年成長特質相關的概念詞。解說時可先介紹概念的來源及內容,再推論因素如何導致結果。這是篇幅較長的部分。

.最後利用資料內容,作為例子,解說有關因素。同學不宜用大量篇幅描述資料。

注意成因只能簡單歸納及描述單一事實;因素需要把事實概念化,具通則性,屬高階思維。以成因方法作答,最高只能獲取約60%的分數。

2. 利弊分析技巧

利弊分析是常見的通識題目。一般而言,同學只從利弊的角度數量入手,然後得出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的結論,或略為全面衡量利弊的重要性。一個關鍵弊處的力量,有時足以勝過多個利處的角度,故必須考慮其他準則。回應題目時,同學應辨識題目的主要提問字眼,並加以回應:

.注意「網絡自拍文化」的特性,例如:即時分享、多元性、互動性、讚好功能等。

.扣緊「青少年個人成長」的不同層面,如自我認同、人際關係、價值觀、潛能發展等。

.要獲取最高級別,必須全面地衡量利弊,不應局限於利弊的角度數量。可以嘗試從利或弊的影響深遠程度、範圍、可逆轉性等方面去總結其程度。

相關新聞
港大研移植「自細胞」 軟骨再生術治關節 (圖)
教院「唱好」唐詩 譜曲出碟變教材 (圖)
副學位 3學年減3553學額
尋夢萬花筒:音樂無界限 譜出優美的生命樂章 (圖)
職說未來:求職信格式固定 言簡意賅顯長處
生涯歷程:大學面試各「死因」
自我欣賞:一棍在手 自拍成癮? (圖)
模擬試題
尖子必殺技:Instagram貼相增朋友互動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