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寫:「繁簡」「粵普」非對立 渲染「敵意」礙學習


「繁簡」及「粵普」爭議除了在中小學引起風波,亦蔓延至一向主張多元文化互相尊重的大學校園。早前一名就讀中文大學的台灣女生就大學以普通話授課提出個人意見,但慘遭網民扭曲及人身攻擊;浸會大學及理工大學校內的民主牆又都出現繁簡體字的罵戰,部分人執意要營造「繁簡」及「粵普」對立的氣氛。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慨嘆,部分人將有關教育議題,渲染為「本土」與「非本土」之爭,刻意挑動「敵意」情緒,擔心將引致學生視簡體字或普通話為「次等」,影響他們的學習。

教育議題不應牽涉政治

張民炳表示,「繁簡」及「粵普」並非對立,不應強分優劣,更不應牽涉至政治層面,兩者都可相輔相成,學生要學習及使用哪一種,應由他們按需要及情況決定,「從學生的學習角度來說,他們學多一種語言、文字是好事,為何要將這些議題政治化,再帶入校園呢?這只會令學生從小對簡體字或普通話產生抗拒,令他們的學習領域更為狹隘。」他期望,大學校園應互相包容及尊重,學生可發表不同的意見,但必須理性討論。■記者 鄭伊莎

相關新聞
是否「普教中」 應交校方自決 (圖)
特寫:「繁簡」「粵普」非對立 渲染「敵意」礙學習
繁簡字教界觀點
校長意見:能認讀簡體字 助讀寫齊提速
港大趙國春獲伊朗KIA一等獎 (圖)
港島啟基落實應考TSA
科大表揚冠名教授席捐贈者
好書說不完:煮糖水 「愛」回頭 (圖)
新書推介 (圖)
徵稿啟事
一帶一路:理大推港以創設交換生 (圖)
都本偉︰遼冀與港校共育創新人才 (圖)
哈佛知名教授中大講座談道德 (圖)
尋夢萬花筒:由廚師到車手 堅持終圓飄移夢 (圖)
生涯規劃360°:職涯發展需終身學習
生涯歷程:「怕蝕底」趕潮流 「入魔」揠苗不自知
以法論事:以法制暴 港行正路 (圖)
尖子必殺技:連結「法治」及「政治參與」概念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