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法理、民族、歷史、文化各方面堅決否定「港獨」


屠海鳴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上海市政協常委

「港獨」言論在香港喧囂塵上,「港獨」勢力浮出水面,反「港獨」必須釐清一個道理:香港不是「沒有條件獨立」,而是沒有資格獨立、沒有理由獨立、沒有可能獨立-根本不能夠獨立。從法理的角度看,「港獨」言行是嚴重違法行為;從民族的角度看,所謂「香港民族」純屬無稽之談;從歷史的角度看,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從文化的角度看,香港的根在中國,文化傳承從未割斷。香港社會各界從各方面堅決否定「港獨」,是遏制「港獨」的關鍵。

今日之香港, 「港獨」言論正在擴散蔓延,「港獨」勢力已經揭去面紗,分離主義者把2047年定義為「分水嶺」,預言到那個時候,香港可以「脫離」中國。對此,中央政府和內地民眾高度關注,香港的有識之士也紛紛譴責。毫無疑問,反分裂是主流民意。但是,必須釐清一個道理,香港不是「沒有條件獨立」,而是沒有資格獨立、沒有理由獨立、沒有可能獨立-不能夠獨立。從法理、民族、歷史、文化等方面認清香港與祖國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堅決否定「港獨」的謬論。

「港獨」言行是嚴重違法行為

從法理的角度看,「一國兩制」寫進了基本法,基本法在香港具有憲制地位,它明確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三句話中,「一國兩制」是核心。「一國兩制」中,「一國」在前,「兩制」在後,也就是說「一國」是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香港實行什麼社會制度?由什麼人來治理?採取什麼治理方式?這些問題都失去了意義。因為,根基不存,其他都無從談起。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就意味着香港沒有回歸中國。所以,「一個中國」的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和跨越。

考慮到香港社會的特殊性,當年,鄧小平先生以寬闊的胸懷和務實的態度,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最終形成了「一國兩制」的原則,得到了包括英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普遍認同,這個原則寫進了基本法。

香港是法治社會,法治精神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香港也是一個國際大都會,精英階層最喜歡講「國際慣例」。然而,那些自詡為「社會精英」的「港獨」分子卻宣揚所謂「香港建國」,公然挑戰基本法的權威,公然蔑視國際社會認可的「一國兩制」原則,已經超出了言論自由和正常學術討論的範疇,觸犯了香港法律,也觸犯眾怒,應該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香港與內地同種同宗 「香港民族」乃無稽之談

「港獨」勢力提出了一個荒誕的概念:「香港民族」。他們的理論是:香港人是有別於中國人的特殊群體。那麼,什麼是「民族」?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所謂「民族」是以血緣、文化、共同的歷史記憶、民族語言和文字,以及強烈的身份認同為紐帶形成的共同體。

香港人是黃皮膚、黑眼睛、黑頭髮,所有生理特徵完全符合中國漢族的特點;香港人用的是漢字、說的是中國方言之一的粵語,生活中處處都呈現出中國漢文化的印記。再觀察中國的少數民族,在語言、文字、信仰、生活習俗等方面都與漢族有所不同,民族特徵明顯。香港人與漢人完全相同,何以能成為一個民族?

「香港民族論」一出籠,就受到有識之士的鞭撻。「港獨」分子自己也覺得底氣不足,又拋出了「真·香港人」的概念,提出所謂「身份認同」。這其實是「香港民族論」的變種,他們千方百計要把「香港人」從「中國人」中割裂出來,為「港獨」理論提供支撐。但是,無論「港獨」分子多麼善變,事實終究是事實,不容修改,也修改不了。

從歷史的角度看,香港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誰也無法否認,除了回歸後成長起來的一些年輕人對香港的歷史可能不太明白,大多數市民很清楚香港的歷史。香港的教育剝奪了年輕人了解歷史的權利,這個責任也不在年輕人。

香港島本是廣東的一個小漁村,鴉片戰爭之後割讓給英國,後來英國與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又分別強佔和租用九龍、新界,期限為99年,這就是今天香港1,000多平方公里的版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中國中央政府在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體現在外交上,香港只能以「中國香港」的身份參與國際活動;體現在國防上,中央派遣駐港部隊,維護領土完整。同時,按照「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中央將大部分治權移交給香港,不干預香港內部的具體事務,這些治權通過基本法已經明確,還有一部分治權基本法中並未明確授予香港,則仍由中央掌握。

毋庸置疑,香港在被英國人殖民統治的百餘年間,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大都市,「東方之珠」令世界矚目、讓世人青睞,但這絲毫不能改變香港屬於中國的事實。這就如同一個窮家養了許多孩子,其中的一個孩子被人家連哄帶騙抱走了,多少年後,這個家富裕了,把孩子要了回來。這個孩子比以前長高了、長壯了,也比以前聰明伶俐了,但這絲毫不能改變他與這個家庭的血緣關係。聞一多先生曾寫過一首《七子之歌》,廣為流傳,香港就是中國曾經丟失的七個孩子之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誰也無法否認這個事實。

語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表象,信仰和價值觀是文化的內涵。香港人寫漢字、說漢語,這個表象是顯而易見的,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基因也在港人身上一直延續。

香港根在中國 文化傳承從未割斷

兩千多年來,儒家文化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儒家的世界觀是天人一體、家國同構,人生觀是公大於私,價值觀是義大於利。儒家還倡導「和」的理念,「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和則兩利,鬥則俱敗」。細細分析,這些文化基因在香港人身上並沒有消失。香港地域狹小,資源匱乏,卻能在全球經濟中佔據一席之地,說明香港人善於把握天下大勢,順應發展潮流,有「天人一體」的理念;香港城市擁擠,但管理科學,和諧有序,說明香港人注重維護公眾利益,有「公大於私」理念;香港被英國統治一百多年,脫離祖國,但每到為難時刻,香港人總能與內地人攜手共赴國難,比如抗戰時期,香港支援內地的物資源源不斷,說明港人有「義大於利」的理念。今天的香港呈現文化多元的景象,也說明香港是一個包容的城市,「和」的理念深植於港人心中。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從文化的角度看,香港的根在中國,文化傳承從未割斷。所以,香港廣大民眾否定、抵制、揭露「港獨」,迫在眉睫、義不容辭!

相關新聞
從法理、民族、歷史、文化各方面堅決否定「港獨」 (2016-03-24)
廿四味:潮水退了,就知道黃之鋒「沒穿褲子」 (2016-03-24)
公民黨與「港獨」沆瀣一氣前景黯淡 (2016-03-24)
香港不可獨不能獨 煽獨須依法嚴懲 (2016-03-24)
青年議政:「港獨」「藏獨」合流包藏禍心 (2016-03-24)
讓校園遠離政治 讓孩子安靜求學 (2016-03-24)
年輕人莫將歪理當真理 (2016-03-24)
掃清「港獨」妖言 維護香港清靜 (2016-03-24)
來論:批准黃台仰離港參與分裂活動傳遞惡劣信息 (2016-03-23)
廿四味:「香港新聞自由轉差」渲染反中亂港氣氛 (2016-03-23)
中央對港政策一以貫之 「港獨」分子不要心存僥倖 (2016-03-23)
社民連「人力」隨時一鋪清袋 (2016-03-23)
美聯儲暫緩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2016-03-23)
抓緊「十三五」機遇 切忌鼠目寸光 (2016-03-23)
遏止暴力氾濫 警方要提高執法能力 (2016-03-23)
內地學者看香港:內地不能照搬香港的房地產發展模式 (2016-03-23)
來論:無論五十年一百年,「一國」都是結論而非選項 (2016-03-22)
廿四味:「學民」邊收檔邊組新黨 反中亂港更激進 (2016-03-22)
排除干擾 抓住「十三五」規劃機遇造福港人 (2016-03-22)
引導高科技向正面發展減少負面作用 (2016-03-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