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寫作議論文還是進行小組討論,思考論據和例子都是非常關鍵。以下將分享思考觀點和例子的方法。
面對政策性題目時,使用通識框架回應。例如:「香港推廣自行車代步,有人認為值得支持,有人認為不切實際。談談你的看法。」支持方面,從個人、社會、環境、文化作切入。例如個人方面,騎自行車為一種有益身心的運動,對健康也有益處,值得支持。
在社會方面,減輕公共交通及高速公路使用的壓力,緩和塞車或地鐵過分擁擠的情況。環境方面,減少空氣污染,長遠而言為可持續發展而努力。文化方面,推廣單車代步可推廣休閒的生活態度,改變都市人緊張的生活節奏。同學也可提到政府的「單車友善政策」。
反對方面,可從可行性、實用性、必要性作切入。可行性方面,香港的單車徑是否連接?實用性方面,生活急促的香港人是否會接受自行車代步。必要性方面,要做到環保、減少廢氣等目標,其實有很多替代方案。
鼓勵參與VS不勞而獲
面對生活題目時,可用羅列例子的方式去引導自己的思考觀點。例如:「有人認為,抽獎活動鼓勵僥倖心態,所以在學校的活動中不宜舉辦。試談談你的看法。」同學可先思考學校會出現抽獎的情況,例如:校慶晚會、聖誕聯歡會、問答比賽抽獎。然後思考校慶晚會抽獎的目的,可能是製造氣氛。聖誕聯歡會抽獎的原因,可能是學生會資源有限,不能為每位同學都預備聖誕禮物。問答比賽抽獎,可能是鼓勵同學踴躍參與學術活動。這些活動有多大程度帶出不勞而獲的訊息呢?
同學也可思考學校抽獎禮物的性質,例如:價值不會太高、為零食文具、贊助品等。這些禮物與其他博彩活動的回報(例如:賭馬、六合彩)作比較,就能知道學校抽獎不會使學生萌生僥倖心態。■劉穎珊 中文尖子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