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八大自資課 指引助「控財」

2016-05-30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 香港八大院校每年藉自資課程獲得巨額盈餘,教資會的報告更揭示當中出現多個「混賬」問題。教資會近月為此制訂新指引,要求八大改善資助/自資活動的成本分攤方法,並在2018/19年度推行。有大學對新指引表示歡迎,承諾執行及提升財政透明度;教育界人士則認為,指引宜加入相關罰則,以收阻嚇之用。教資會指,相信新財務指引能幫助院校,確保財務方面維持良好管治。

教資會在2013年底發表財務工作小組報告,檢視八大院校自資課程的連串財務問題。就報告所提的建議,教資會成立了兩個專責小組跟進,早前並完成新的指引及上載教資會網頁,當中列明於2018/19年度推行。

有關指引仔細要求各院校,在開辦自資課程時應從員工成本、學校場地等方面更準確將成本分攤(見表),確保公帑資源不會用於自資活動上。

各院校歡迎落實「指引」「準則」

教資會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指,為改善院校成本分攤的方法和加強財政透明度,教資會落實上述報告的建議,包括編制《教資會資助與非教資會資助活動的成本分攤指引》及《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建議準則》,兩者均已發送予各院校校長、校董會司庫及財務處處長,所有院校須在指定時間落實指引的規定。

發言人又表示,專責小組的工作亦有各院校代表參與,而各校長均對落實「指引」及「準則」表示歡迎,教資會相信新的財務指引能進一步改善院校分攤員工及建築物成本的方法,並提高財政透明度。

理大自資課程盈餘冠絕八大

理工大學是其中一所藉自資課程賺錢最多的院校,2013/14學年有關盈餘達2.66億元,為八大之冠。

該校表示,將與教資會緊密合作,執行財務指引及提升財政透明度,確保教資會提供的經常補助金沒有用於津貼非教資會資助活動。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亦對推出新指引表示欣喜,認為大學自資課程有自負盈虧的營運守則,任何情況下絕不能以公帑補貼其運作,教資會監管上責無旁貸。不過他亦指,指引無提及院校不遵守會否帶來後果,建議教資會應進一步定期檢查院校有關賬目及課堂實際情況,並在每三年一度的經常撥款期內進行檢討,如有院校明知故犯,賬目仍然混淆不清,可調整撥款數目,收阻嚇之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